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止。作者不完全统计发现,2014年以来,国内企业共计在海外投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近2000亿元。9月22日,武汉一家车企从事销售的相关负责人向作者介绍,海外自主建厂是降低成本最直接的途径,而直接并购对技术实力和品牌形象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
可喜的是,比亚迪、力帆等国内自主品牌巨头已赶上“潮流”,纷纷在海外改扩建工厂,拓展属于“中国汽车制造”的市场。与此同时,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 跨境收购占据了“半壁江山”。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作者表示,国内车企进军国外市场大多含着“新能源车”的金钥匙,未来不可估量。
汽车出口量减少缘起海外建厂加速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东南部,拥有近50万人口的兰开斯特县逐渐成为一个“汽车王国”。县里的一家汽车工厂内,工人们虽然有肤色之分,但工作服上无一例外地绣着三个拼音缩写的英文字母--BYD。
比亚迪是中国电动汽车巨头,但在世界范围内动辄百年的汽车企业中,21岁的年纪只能算是“小字辈”。不过,“自2013年在美国设厂以来,比亚迪生产的电动巴士技术和质量不断提升,在美国市场已供不应求。”谈及成绩,比亚迪美国公司董事长李柯无比自豪。
目前,比亚迪在兰开斯特的工厂占地8000平方米,雇佣当地员工300多名,年产电动巴士300辆,主要用于城市公共交通。
“300辆汽车厂能,对于技术和知名度相对落后的中国自主品牌而言已难能可贵,更何况比亚迪握住了‘新能源车’这把金钥匙。”9月23日,长期从事汽车研究的业内人士肖越接受长江商报作者采访时表示。
更为可喜的是,9月13日,比亚迪公司宣布,将在未来3年内扩大其美国兰开斯特电动汽车工厂规模。根据扩建计划,未来3年内,比亚迪将分阶段将工厂 面积扩大到3.7万平方米,产能扩大到每年1000辆,产品范围从电动巴士拓展到电动卡车和专用车辆,当地员工人数增加到1000名以上。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是自主车企海外遇困。事实上,自2012年起,我国汽车出口量便呈现走低趋势,当年出口量为105.6万辆,此后几年持续下滑。 2015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已降至73万辆,同比下滑20%。此前中汽协曾预计今年我国出口量同比将再度下滑10%,即64万辆。这代表着,仅4年时间, 我国汽车出口市场已萎缩近40%。
“不用过分担心国内汽车出口量减少。”肖越认为,销量下滑是受到了全球车市增速放缓的影响,同时我国车企在海外直接建厂,也间接拉低了出口量。
直接建厂成扎根海外的必由之路
从目前来看,车企资本“走出去”主要有三类模式,分别为当地组装、自主建厂和直接并购。
9月22日,武汉一家车企从事销售的相关负责人向长江商报作者透露,整车出口不用在海外投入巨大资金,但往往会在一些国家遇到高额关税的“壁垒”,尽管国内汽车动力高、价格低,但过关缴税后,需要和当地车企拼市场,性价比骤降。
“出口散件并在当地组装是目前最多的一种销售方式,能有效地降低关税等成本。”该负责人介绍,更为重要的是,这类车企会把当地当成“代工厂”,带来相对巨大的就业量,成为当地政府的“座上宾”。
该负责人表示,自主建厂是降低成本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投资较大的一种方式,不仅资金需求量大,而且要承担市场风险。
“直接并购则是耗资巨大,但对技术实力和品牌形象的提升效果也显而易见。”该负责人拿吉利收购沃尔沃举例,2010年被吉利收购之后的沃尔沃已东山再起,2015财年沃尔沃全球销量首次达到50万辆,营业利润扩大至上年度的3倍以上,经济效益可见一斑。
“力帆汽车就是一个从出口汽车到直接建厂的例子。”肖越介绍,早在2007年,力帆汽车就与俄罗斯一家汽车工厂合作组装造车。
在俄罗斯汽车市场整体低迷的同时,力帆今年前7个月销量同比增长达四成。实际上,在俄罗斯,法系、日系、韩系等国际知名品牌车企都未缺席。
力帆汽车资料显示,2015年7月,该车企制造厂在俄罗斯利佩茨克州联邦经济特区奠基。这是力帆在海外投资设立的第六座汽车制造厂,投资总额3亿美元,工厂预计于2017年建成,初期年产汽车6万辆。
肖越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都已意识到,扎根海外市场、与国外经济发展共成长,是企业壮大的必由之路,“目前来看,到国外投资的车企大多有‘新能源’
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入跨境并购“大潮”
2015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重点指出要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这表示,国产汽车“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
根据多家权威机构和企业发布的公开信息,长江商报作者不完全统计发现,2014年以来,国内企业共计在海外投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近2000亿元。
这其中金额最大的当属中国化工收购倍耐力。2015年3月,中国化工集团宣布,收购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26.2%股权,此后将对其他股份进行收 购,该交易总价约为71亿欧元。2016年6月1日,中国化工开始正式掌权倍耐力。被收购的倍耐力是全球第五大轮胎制造商,拥有140多年的研发制造历 史。
国内企业并购最多的是海外q汽车零部件企业,这其中包括2015年9月,中航工业汽车5.72亿美元收购美国瀚德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瀚德公司是世界一流的汽车密封和防震产品供应商,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8.25亿美元。
近几年,大量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参与跨境并购“大潮”,并购数量和交易金额均占据了“半壁江山”。2015年11月,我国福耀玻璃收购的通用汽车美 国旧工厂开始投产,首批车窗玻璃供应现代美国工厂。美国通用俄亥俄州的这家工厂于2008年关闭,2014年,福耀玻璃宣布在该工厂投资2亿美元投产汽车 玻璃。
肖越认为,从收购的企业来看,虽然并非耳熟能详,但大多是细分行业的领军者,这对企业突破技术瓶颈、融入企业业主流群体有深远影响。
大举进入海外市场,企业的风险如何把控?肖越介绍,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是汽车并购中知名的失败案例。想借助双龙汽车技术提升研发实力的上汽,对收益的预期过高导致缺少市场,最终使得双龙汽车破产。
肖越说,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最主要的目的是盈利,这需要该企业事先找好切合自身条件和实施策略的投资对象。同时,企业要学习用国际视野思考企业的发展 战略,特别是要考虑投资或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充分评估文化、理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因为有前车之鉴,如今企业在开展海外投资和并购前,大多会对技 术、品牌、文化等进行考察,避免投资失败。”
部分重大国内企业海外并购交易
国内企业 | 并购对象 | 涉及资金 |
中国化工 | 意大利倍耐力轮胎公司 | 532亿 |
东风集团 | 法国PSA集团 | 60亿 |
方源资本 | 美国百利得汽车安全系统公司 | 53亿 |
中航工业 | 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Henniges | 53亿 |
株洲时代新材 | 德国采埃孚集团BOGE | 24亿 |
上海集优机械 | 荷兰Nedschroef | 20亿 |
中航工业机电系统 | 德国海力达公司 | 36亿 |
万丰奥威 | 加拿大万丰镁瑞丁 |
13.5亿 |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黄聪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45834
以上内容转载自长江商报,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