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第一电动网在北京举办无线充电技术专场沙龙,无线充电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及专家齐聚一堂,介绍全球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及标准,分享国外商业运营经验,共同展望全球充电模式,并进行现场互动交流。
北京欧乐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CEO贺凡波发表演讲称,无线充电一定是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主流方式,并将深远的改变未来用电的场景。最好的产品是默默无闻的,要让充电这个概念彻底从用户的脑子中抹去,这是最终的目标。无线充电和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将来要实现无人驾驶电动汽车,但如果在补电过程中还需要人为接上电源,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体验,所以未来一定是无线充电的。
北京欧乐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CEO贺凡波
无论是有线充电还是无线充电,充电机基本构成包括整流器、逆变器、变压器、DC/DC。和有线充电相比,在成本方面,无线充电系统的变压器如果想实现更高的效率,要把变压器做大一点,材料费用更贵一些。现在的无线充电效率已经逼近有线充电效率,仅差几个百分点,只要充电效率达到90%以上就可以使用。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的充电时间也基本一致。
充电时间由充电机功率、电池容量、电池最高充电速度决定,充电机的功率可根据需求设计和选用,不同车型的电池容量变化范围很大,不同类型电池、不同环境条件下,最高充电速率不同。基于以上原理,贺凡波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声称无线充电比有线快得多的,都是耍流氓,凡是声称无线充电比有线效率高得多的,也是耍流氓。
“慢充怡情,快充伤身,强充灰飞烟灭。慢充对电池是有极大的好处的,快充用户喜欢的体验,因为不想等太长的时间,快充对电池的寿命是有严重的影响,估计今年北京市很多车会出这个问题,因为北京市快充桩建得特别多,大家的使用习惯觉得快充是正常的,看年底的情况会怎样吧。零下十几度,去年北京冬天的温度,一开始根本充不进电,非使劲强充电池肯定坏掉。”贺凡波表示。
无线充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瓶颈和需要克服的问题。主要有五大方面,第一,不能穿透导磁、导电的物体。比如有很大的铁板在传输体之间就不能用,车外向车内送能量是做不到的。
第二,电磁场安全焦虑,从物理原理来讲不认为对生物体有任何的影响,问题是用户接受不接受,如果一天解决不了安全焦虑的问题,就无法大规模商业化。
第三,异物检测问题,如果发射器上落了一些金属的物体,钥匙,铁钉和硬币,工作时会产生高频交变的磁场,产生感应加热,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因此需要做异物检测,检测到有这些的东西存在时就停下来,大部分是两类,一类是做金属探测,还可以做温度的监测,如果不至于那么热也是安全的,这个小物体不至于影响传输,热了之后可以停机。
第四,电磁兼容问题。主要遇到的问题是频段分配,SAE推荐85KHZ左右,80-90之间的范围。还有电磁兼容的标准,因为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有他们自己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这个要尽快的走完才能不至于阻挡无线电能传输的发展。对敏感设备的影响,算电磁兼容的一部分。
第五,标准问题。标准是必经之路,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传输装置、控制系统和通讯协议。无线充电的标准化、兼容性更难实现,因为不仅仅是通讯的事情,不同形式的线圈之间怎么兼容,不同的功率等级之间怎么兼容等等,有待主机厂和设备制造厂大家一起商议解决。
关于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贺凡波提到了整车厂的一些需求。例如某国外著名主机厂希望设备更小更轻量化, 25cm见方,5kg左右。以及抗偏移性,尽管未来汽车有自动的泊车系统,会帮助把车停到准确的位置,但从电器人的角度讲,不希望依赖汽车自己的自动泊车系统和机械定位装置,自动泊车和无线传电都是发展中的技术,不可能等自动泊车成熟才设计无线充电技术。
北京欧乐源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是一家致力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公司由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促成,基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研究室的研究成果,掌握着先进的电能变换技术,聚集了一流的研发运营团队。公司目前专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电动汽车方面开发了基于乘用车的5kW无线充电系统,商用车30kW无线充电系统,最高系统效率95.4% 。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杜俊仪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42907
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违反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1700118019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