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浙江示范工程在杭州顺利通过中电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认为,这一项目实现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基础建设和商业化运营模式的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体系创新,是国际上首个实现城际互联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担任。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杨庆出席鉴定会。
公司早决策、早部署,从2006年起主动服务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通过探索与实践,确定了集中充电、统一配送、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通过智能电网、物联网、交通网技术的融合,实施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实现对电动汽车用户跨区域全覆盖的同网、同质、同价服务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发展模式。
承担示范工程建设的浙江省电力公司积极研究相关技术、设备和运营模式。目前,杭州、金华、宁波等地共建成充(换)电站14座,全省11个地区安装交流充电桩500个;全国首座面向社会乘用车的全功能充换电站————杭州古翠充换电站已可以面向社会经营。
在”换电为主、插充为辅”电能供给模式下,电动汽车车主在联网的任何一家充(换)电站营业厅开户,领取充电卡,即可租赁充满电的电池,并在联网的所有充换电站更换电池,或在联网的交流充电桩即时插卡充电。这一模式为消费者解决了电池使用维护的问题。
杨庆在讲话中说,国家电网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以集中充电和网络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在标准体系创新、设备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和智能网络建设创新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积累了许多经验。他表示,加快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和运营,是电网企业的使命和重大责任,电网企业在电网、信息通信、营销网络资源和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公司将继续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交流,为电动汽车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电动汽车发展受电能补给模式影响较大。陈清泉在实地考察杭州古翠充换电站后表示,国家电网公司构建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解决了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问题。
鉴定专家组认为,浙江示范工程对电池进行集中充电和集中维护,并开展梯次利用,有效消除了因动力电池技术形成的电动汽车发展瓶颈。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紧密结合智能电网,创新商业模式,在做好电能供给服务,促进电动汽车规模发展的同时,保证了电网安全运行,提高了社会资源利用率,成果技术路线合理,操作性强,应尽快推广应用。
5年来,公司在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运营过程中已申请11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7项,2010年公司系统共有87座标准化充换电站、5179台充电机和7031个交流充电桩投运。
( 编辑/李骄 )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3729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