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记
8月3日,科技部部长万钢率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一行专程到毕节视察。在实地考察和听取毕节工作汇报后,万钢部长说,没想到毕节的新能源汽车有这样的发展,很敬佩你们的魄力和抓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眼光。毕节能在新能源、煤化工等方面形成产业、实现突破,说明毕节抓住了发展的正确方向、抓住了转型发展的关键。对毕节市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万钢部长当即对赵玉海司长说:”高新司要迅速与毕节市对接落实。”
这是万钢部长对毕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殷切希望!
11月26日,铁杵终于得以磨成针————国家科技部行文认定”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冬日的火苗瞬间点燃毕节上空,无数的希望和梦想从这里开始放飞。而在新能源汽车历史性的这一刻,踏实勤劳智慧的毕节汽车人看到更多的是昨天、今天、明天。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全球汽车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和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突破口。发展清洁节能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点和竞争点,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开发与产业化,将成为汽车工业的第三次革命。
在贵州毕节,20多家汽车公司近年来开展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为贵州汽车工业”清洁革命”和经济增长的精彩亮点。
位于黔西北的毕节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生机勃勃的城市,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自古有”于滇为咽喉,于蜀为门户”和”川滇通衢”之称。是四川南下通往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的重要通道,具有”西南出海通道”的天然区位优势,处于南北国际大通道、第三条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结点,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南欧、非洲的重要门户通道。1988年,胡锦涛倡导成立毕节试验区,探索科学发展之路。作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承载”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使命,毕节的发展必须瞄准”高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活力和增长点。
同心同向
托举一流新能源汽车基地
在毕节经济开发区,毕节的汽车工业依靠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发展,形成了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贸易等产业链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体系;形成了以载重汽车为龙头,新能源汽车为目标,轻型车、微型车、专用车为侧翼,零部件为基础的汽车产业集群。
2008年,国家科技部把毕节试验区作为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基地,将毕节列为重点联系地区。2009年,毕节被批准为贵州省唯一的地市级”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随后,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以及配套政策措施相继落实。2013 年,国办函35 号文件出台,毕节迈入了全新而重大的历史关节点。毕节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迎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期。
战略实施,政策先行。毕节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加快创新价值实现”为主线,立足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的引导机制,推动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并紧紧抓住东部产业加快向西部转移,黔中经济区、贵州金三角建设等重大机遇,根据国家出台的明确支持毕节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从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措施,营造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并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主体,加大财政投入,创造性开展工作,全面推进自主创新。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近年来,毕节市确立了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总体思路:紧抓”十二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切实做好”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思想工作。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抓机遇、提速度、上台阶”的总要求,坚持”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方针,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着力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通过基地的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培育壮大一批新能源汽车中小企业。突出”科技带动、技术升级”的理念,以企业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品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以产业聚集为优势,企业项目建设为主线,以增强贵州毕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为目的。逐步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成为毕节市支柱产业,带动毕节经济总量的增加,使之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地。
目标既定,同心力争。
镜头一 7月28日,市科技局。根据市委张吉勇书记指示,市科技局挑灯夜战撰写”贵州毕节省级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申请报告。凌晨2时,张吉勇书记来电话慰问科技局加班同志。7月29日,市科技局罗昌琪局长率相关人员连夜将申报材料送省科技厅。
镜头二 7月30日,贵阳。副省长何力要求省科技厅、省工信委全力支持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陈坚厅长指示高新产业处,迅速同省工信委会商批复省级”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当日中午,行文同意成立省级”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厅高新处领导说,这是目前贵州省批准得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镜头三 9月16日至19日,为落实科技部万钢部长视察毕节时的指示精神,冉霞副市长率市科技局罗昌琪局长一行到科技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贵州毕节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基地。
镜头四 10月15日至16日,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调研员李志农,带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刘维汉、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副主任吴志新一行,在省科技厅副厅长苟渝新的陪同下,到我市考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市委书记张吉勇,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吉宏,副市长冉霞陪同考察并参加座谈会。
镜头五 10月17日,国家科技部。毕节市市长陈昌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吉宏、副市长冉霞、毕节市科技局罗昌琪局长等在科技部向科技部高新司赵玉海司长汇报贵州毕节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基地进申报情况,恳请尽快批复。
镜头六 11月7日,国家科技部。毕节市委书记张吉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吉宏、毕节市委副秘书长吕飞、毕节市科技局罗昌琪局长等在科技部向高新司赵玉海司长汇报高新基地批复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贵州、乃至西部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聚集和发展。
镜头七 11月8日,北京市科委。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吉宏、毕节市委副秘书长吕飞、毕节市科技局罗昌琪局长等同北京市科委就利用首都科技资源、企业资源建设贵州毕节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基地开展合作交流。
镜头八 11月15日,深圳。毕节市科技局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就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合作进行协商。
镜头九 11月16日,深圳。第十五届中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副省长何力巡视了贵州展团。在毕节展示台,认真听取了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介绍。对毕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做法表示肯定。
镜头十 11月20日,北京。冉霞副市长、付强市长助理、市科技局罗昌琪局长在京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清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民主同盟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就毕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会谈。
镜头十一 11月28日,省委组织部,受冉霞副市长委托市科技局罗昌琪局长向于杰副局长汇报”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认定情况,请省委组织部帮助协调同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同毕节市开展合作,促进毕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众人拾柴火焰高,上下同心、各方协力,11月27日,捷报传来,科技部行文认定”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基地的发展目标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的实施,以聚集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为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做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切入点,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加强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能力建设,建立科技综合服务平台,重点实施和攻关一批关键技术,加大技术成果转化。建成”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工业体系,实现基地内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在”十二五”末把贵州毕节建设成为贵州省乃至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并努力培育成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拍动创新的羽翼
张开发展的优势
开拓创新是毕节试验区精神的特质,而善于创新则是毕节汽车产业基地的优势。在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进程中,毕节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优势明显。
优势之一:开放式创新
开展对外合作,实施开放式创新。通过设立研发(工程)中心与国外研发机构合作等形式,提升创新水平。如,添钰动力、力帆汽车、澳能空气动力、云内动力、兴国新能源、西凯新能源、汇丰车桥等企业分别设立了工程研究中心,同时还与国内外一流的轿车研发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推动基地企业开展引智工作,利用国内顶尖科技人才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如7月10 日,澳能电机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韩英铎等10 余位新能源领域专家参加在毕节市举行的空气动力技术研讨会,使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从开发就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注重资源整合力度和共享平台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区域资源开放共享。
在国家层面推动产学研各方围绕产业基地技术创新链,开展联合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发挥国家驻外科技机构和科技信息机构的作用,支持产业基地企业”走出去”。
优势之二:产学研对接
围绕自主品牌汽车崛起以及周边区域汽车电子的集聚发展,在添钰汽车公司等龙头和骨干企业的带动下,联合我国汽车电子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成立了毕节新能源产业技术联盟,共同推进汽车电子技术的自主创新。
建立企业、高校、研究所联动合作发展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在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对接层面上,基地8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为了抢占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产业制高点,摆脱跨国公司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围绕汽车工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共同开发、生产和经营汽车工业的关键电子系统和部件。
可以说,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造就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延伸了产业链。
优势之三:产业环境优化
在创新创业载体方面,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由”毕节经济开发区”和”七星关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合力打造,是目前贵州省内唯一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在中介服务机构方面,由贵州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毕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东圣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等机构,初步形成了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同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建设。为产业高速发展的投融资需求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经初步测算,到2015年,毕节市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企业将累计建成投产40个,汽车零部件本土化率达80%,新能源汽车产值达300亿元以上,拉动相关产业产值1500亿元。基地内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超过5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数占园区内企业总数比例超过50%。
整合资源结构
孵化毕节汽车产业集群
随着世界经济和现代工业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在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毕节作为新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如何决胜汽车工业产业链?这不仅牵动着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利益,而且决定着一个支柱产业的命脉。
在技术创新方面,毕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已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基地内现有整车及零部件骨干企业25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家、省级以上科技中介机构3家;2013年1-8月登记科技成果40项,申请专利581件,其中发明专利83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毕节添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TM 电机;澳能电机发展有限公司代表核心竞争力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压缩空气动力技术”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技术;毕节兴国汽车底盘轻量化技术;贵州西凯巨能电池……科集聚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多年来通过以我为主、联合开发的方式,整合全球资源,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环保核心技术,为毕节市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和加快发展提供了保障。特别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技术的突破,为电动汽车整车集成及关键零部件开发、生产和应用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与生产,毕节汽车产业集群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局面,缩短了开发周期,为自主品牌汽车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添钰动力、力帆汽车、澳能空气动力、云内动力、兴国新能源、西凯新能源、汇丰车桥等企业都是由拥有大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实力雄厚、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发展多年的集团公司投资建设。这些都为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和应用形成了协同发展和倍增效应。
瞄准新能源汽车
抢占汽车工业发展制高点
”十二五”期间,毕节新能汽车产业基地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制定毕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由毕节市相关行政部门牵头,根据毕节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联系相关企业发展规划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科学、合理的制定毕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争取把毕节打造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
加强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能力建设 建立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依托毕节添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英国曼彻斯顿大学,加强”省市共建电动汽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能力建设,完成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成果2项,进行成果转化2项;依托重庆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兴国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兴国新能源有限公司、贵州兴国实业有限公司,加强”省市共建电动摩托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能力建设,重点开展电动摩托车控制系统、零部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实现相关成果转化2项。
加强技术人才团队建设,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根据基地企业的人才需求,协助企业引进或者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员80人以上,依托毕节市知识产权局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协助企业完成专利申请60项以上。
建立健全科技综合服务平台 提升毕节市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加强毕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能力建设,建立市生产力中心与省生产力中心的合作机制,为基地提供技术咨询、项目申报、投融资担保、成果转化及交易,人才培训等服务累计60次。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依托基地骨干企业,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在技术、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支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壮大中小相关企业3家,使其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
实现基地内新能源汽车工业总产值50亿元 依托基地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全面支持”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50亿元的目标任务。
从这些数据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毕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对于自身发展路线图构想实现的信心和决心。在未来两年内,实现成倍增长,产业发展步伐大幅加快,产业凝聚力和行业影响力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毕节市科技局负责人特别强调,”到2015年,希望基地成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阵地、产业集聚基地和人才培育高地,成为汽车产业高新技术的区域中心和辐射中心,并争取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
无论是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产业规模,毕节汽车产业在国内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在毕节建设国家节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不仅有助于探索我国自主创新发展的新路,积极融入汽车高端产业的全球分工体系;而且有助于承接国际先进汽车技术转移,构建区域性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更有助于我国在第三次汽车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增添强大后劲。
11月27日,市委、市政府领导收到毕节市科技局专报,11月26日,国家科技部行文认定”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闻讯后,市委、市政政府决定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召集相关部门传达国科通2013[668]号文件精神,会议决定成立三个新能源汽车专题招商分局,第一分局由市科技局牵头面向北京;第二分局由市发改委牵头面向广州;第三分由联络联系办牵头面向其他地区;号角再次吹响,毕节新能源汽车将会飞得更高。
作者:Yuan37530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27727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