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市场
  4. 同星智能,吹响中国汽车工业软件的反攻号角

同星智能,吹响中国汽车工业软件的反攻号角

盖世汽车

在全球化与技术进步的大潮中,中国的汽车产业虽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在高端工业软件领域却长期被国外厂商卡住脖子。

正如许多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传奇叙事一般,总有那么些企业或个人致力于打破壁垒,厚积薄发,从跟随到超越,在汽车工业软件领域或许同样如此,同星智能是其中一员。

同星智能的创立与发展,是对这一挑战的直面,也是在这轮全球汽车产业智电变革的一角缩影。从2017年成立,2020年首款工业软件产品推出,同星智能展现了一条快速且充满挑战的成长轨迹,短短数年,同星智能已取得了中国市场“汽车软件工具链用户覆盖度第一”的成绩,并拿到由弗洛斯特沙利文授予的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同星智能,吹响中国汽车工业软件的反攻号角

图源:同星智能

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同星智能创始人莫莽感叹:“从德国的测试展(2024年德国国际汽车测试及质量监控展)回来,其实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从整车企业的角度,他们实现了非常大的突破,但在这种专业展会中,最耀眼的仍是国外的厂商,下一步需要在更加细分的类似工业软件等领域,能够和国内同行在一起,走向世界前列,我觉得这才是中国汽车产业真正的崛起。”

坚守

故事的起点位于同济大学校园。在这里,未来的同星智能创始团队成员们,跟随时任同济大学校长的万钢教授从事863电动汽车国家重大专项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

当时,全球化合作成为主旋律,在学习研究的过程当中,他们与全球的整车厂、半导体和软件等领域的诸多头部企业协同合作,积攒了丰富的专业经验,也对汽车工业软件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当时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取得全球产销第一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大而不全的现实处境,相关产品研发、生产、试验等过程使用的核心基础工具,基本都是国外的产品。

在此背景下,莫莽等人萌生了创立同星智能的想法。

莫莽和他的团队相信,通过努力,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工业软件领域取得自己的成就。“因为我们跟国外的这些企业一起工作研究,我们相信,他们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我们在经过努力之后,也可以做到。”

正是基于这样的自信和决心,2017年,同星智能应运而生,选择研发国产自主可控的汽车电子基础工具链产品,致力于为汽车研发制造、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工程难题提供自主创新的中国方案。

不过,汽车产业毕竟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全球产业,在这样一个赛道中,国外厂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占据了头部位置。换言之,同星智能从产品发布开始,就要面临着来自全球头部企业的竞争,可谓地狱模式。

而且,莫莽坦率地告诉盖世汽车:“汽车工业软件,不是一门好生意。”

工业软件撬动的是大产业,其直接的技术产品可能有百亿的市场规模,往外延伸,加上一些服务之后,可能达到千亿规模。但工业软件这个赛道并不性感,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人才等方面来看,都是一个非常细分且专业化的领域。

所以工业软件赛道的创业团队,基本上都是师出名门。此外,工业软件是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的产物,需要团队对整个产业上下游各个场景的需求有深刻的理解。

这些要求已经筛选掉了很大一部分的创业者,而在这样一个厚积薄发的赛道中,更重要的是需要坚守。从产品研发到让客户使用,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企业长期忍受没有收益的困苦,并持续的坚持下去。

莫莽笑言,太机灵的团队不太适合去做工业软件,因为他们很容易被其他的诱惑所吸引,要求团队一定是有梦想、有情怀,并且需要心怀天下,才可能坚持下来。

不过,守得云开见月明,越专业的赛道,形成的竞争壁垒,也将更加坚实。

起势

在工业软件市场,领头羊公司因为其产品的早期市场进入、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以及稳定的客户基础等因素,享受着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的领先优势。

国外的汽车工业软件巨头基本诞生于上一次汽车电子化时代的产业革命,他们伴随着BBA等车企和博世、大陆、舍弗勒等零部件巨头们发展壮大,与汽车供应链深度融合,持续迭代,得以形成了技术领导地位。

现在时代变了,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踩着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注脚,中国汽车产业不再是跟随,开始并跑甚至领跑,也给同星智能带来发展的机遇。

从汽车工业软件的角度来看,软件定义汽车、电子电器架构等方面的变化直接带来各样传感器的增加、数据量的海量提升、系统开发的复杂度以及快速迭代的要求高涨,对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大幅增加。这些变化深刻影响了汽车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流程。

这些挑战同样也是机会所在。莫莽指出:“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挑战,才让我们和传统的供应商巨头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种挑战,对他们同样成立,反而因为我们没有历史包袱,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可以选择当下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架构去迎合满足这些需求。”

而传统的工业软件企业,不管是思想的转变,还是工作方式的转变都殊为不易。

同星智能的出现恰逢其时。

在软件领域,同星智能的TSMaster软件一款功能强大的综合工具,可连接、配置并控制所有同星的硬件工具、设备,实现汽车总线嵌入式代码生成、监控、仿真、开发、UDS诊断、CCP/XCP标定、ECU刷写、I/O控制、测试测量等功能。无论是在研发、测试、ECU产线还是售后领域,TSMaster都能为工程师们提供强大的支持。它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工具和功能,使其能够进行全面的汽车电子仿真与测试。

同星智能,吹响中国汽车工业软件的反攻号角

图源:同星智能

就硬件而言 ,同星汽车总线硬件工具有USB/以太网接口CAN、CANFD、LIN、FlaxRay、SENT、PSI5、Automotive Ethernet 等总线设备,近期还发布了总线干扰仪、PCIe接口卡设备、多通道CAN FD转USB/WIFI设备、以及多通道总线记录仪等等。提供您所需的研发工具,另外提供客制化服务,解决您通道数问题,满足您的标定需求。

同星智能,吹响中国汽车工业软件的反攻号角

图源:同星智能

目前,同星智能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安、广汽、上汽、理想、蔚来、小米、集度等整车厂,以及博世、大陆、宁德时代、华域、德赛西威、航盛、华阳等零部件供应商。

同星智能,吹响中国汽车工业软件的反攻号角

图源:同星智能

国外工业软件巨头的产品往往是针对不同场景的独立产品,且按年为周期迭代,相较之下,同星的产品具有软硬件解耦的特点,并且以周为周期进行产品的迭代,收费更灵活、迭代性更高、开放性更强。

基于这些特点,同星智能产品能快速地获得用户认可、满足客户需求,加之国内市场对自主可控供应链的要求,同星智能得以飞速成长起来。

当然,这离不开同星智能对研发创新的坚持。

莫莽透露,同星智能的研发投入常年占总营收的50%以上。“我们不是销售企业,我们靠的是技术创新和研发驱动,所以这条路我们一定会坚定地走下去,持续保持超过50%的研发投入。”

伴随汽车产品的智电变革和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同星智能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如今,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来看,同星智能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已建立了先发基础,攻守易形也。

目前,同星智能取得中国市场“汽车软件工具链用户覆盖度第一”的成绩,全球企业用户超5000家,用户覆盖汽车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芯片厂商、设备/服务供应商、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同星智能也在加紧全球化的布局,其总部位于上海汽车产业集中地嘉定区,另外在广州、北京、长春、成都、重庆、长沙、台湾、斯图加特设有分支机构。

在工业软件领域,就像大家只记得喜马拉雅山是世界第一高峰一样,往往只有市场上的领头羊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声誉。这种市场的集中,往往让后方梯队的公司处在相对较弱的光环之下。

得益于多年的坚持和对研发的大力投入,同星智能乘上时代的东风,蹚出了一条非典型的快速发展道路,现在的同星智能,正在走上一条如Vector、西门子等企业曾经走过的全球争顶之路。

反攻

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后,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全球市场的需求增长,同星智能亦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莫莽告诉盖世汽车,同星智能的产品,本质上在发布之初,就是面向全球市场的。

但无法否认,在汽车工业软件领域,多数老牌海外豪强仍占据占据地位。特别在海外市场,中国厂商切入传统汽车工业软件豪门的腹地,绝非易事。

同星智能在出海过程中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不限于需要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习惯和客户偏好各异,需根据本地特点制定产品策略和营销方案,还要满足技术适应性的要求、克服市场环境的差异以及跨越文化与沟通的障碍。

不过,在海外扩张方面,莫莽颇具信心。“我觉得所有的这种用户习惯差异的背后,本质上还是基于你的产品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我们一直从产品的角度入手,让每一个市场的人都觉得好用,这才是最根本的,其他的我觉得都是表象,只要产品好用,大家还是会用脚做出选择的。”

莫莽经常跟其团队灌输一个理念,“我们创业者,从不抱怨环境,我们永远是在当前状态下寻找最优解,这是我们创业公司的根本任务,我们没有那么多假设,要因地制宜,随时而动。”

目前,同星智能把用户渗透率的提升作为第一目标,海外市场现在属于渗透率快速增长的阶段,莫莽透露,可能现在,国内市场直接联系的客户是海外的3~4倍,但是在未来的一两年内,海内外直接联系的客户数量会迅速达到一个平衡。

同星智能已在日、韩欧美等主要汽车产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市场布局,仍在加紧海外扩张。

这也意味着,同星智能要真正地与海外豪强“硬碰硬”的竞争。

同星智能向来是不惧怕竞争的,“我觉得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手段,淘尽黄沙始见金。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市场竞争,中国的汽车产业才能走出来,我们优秀的企业会变得更加优秀。”莫莽直言。

现在,同星智能的故事仍在继续,同星智能定下的愿景是Engineer Everything(解决一切工程难题),莫莽放出豪言,同星智能的目标是在三年时间内,在汽车工业软件这个细分赛道达到用户量全球第一。

非是空想,同星智能,或许有机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235071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7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