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市场
  4. 寒气逼人 华为在汽车圈该如何过冬?

寒气逼人 华为在汽车圈该如何过冬?

爱卡汽车 沈达炜

  

  “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任正非的一封内部信,为华为未来几年的发展划定了基调。

  2020年10月,华为在一份内部文件中明确表示不造车。但文件末尾有一行小字:“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如今,3年之期已过大半,一封华为的内部信,将寒气传至每个角落。

1

  一、传递寒气的第二天

  “足以与宝马、保时捷媲美!”

  “把手机里几十万、几百万个应用装进车里,全世界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做到!”

  “唯一的缺点是太便宜了,不足以体现身份!”

  8月24日,在任正非“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的第二天,素以大嘴著称的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群CEO余承东在问界M7的交付仪式上再一次冲在了营销第一线,金句频出。

  “全世界最好的智能座舱,没有之一”。在盛赞自家鸿蒙座舱的同时,他还不忘拉踩友商,“有的车厂用了鸿蒙的操作系统,但人机界面自己做,体验我一看,很垃圾”。

1

  在内部信里,任正非明确表示,在“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要求之下,曾经大规模投入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要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研发……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作出竞争力”。有人说这代表着华为内部的汽车路线之争,以余承东为代表的轻投入、重运营的华为智选模式得以胜出。

  但是,在宣布“帮助企业造好车”之后的一年多以来,华为先后与赛力斯、北汽和长安汽车合作推出5款新车,但结果并不相同。极狐阿尔法S HI版销量惨淡、阿维塔11(参数|询价)退订风波、赛力斯SF5(参数|询价)销量更惨甚至被抠标等等,接连上演。高喊着“帮助企业造好车”的华为,要做到余承东夸下海口的“行业第一”,殊为不易;要做到消费者的认可,又谈何容易。

  寒气逼人,一心只想“活下来”的华为,靠余大嘴的几句“第一”,在陌生的汽车圈里,到底还灵不灵?

  二、在汽车圈撞了南墙

  纵观车企与华为的合作,主要分为HI模式、华为智选模式及Tier 1三种模式。基于上述模式,华为先后与金康赛力斯、北汽极狐、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展开合作。但似乎除了问界M5(参数|询价)勉强及格,其他几款均乏善可陈。

  · 阿维塔11:退订风波

  与华为和宁德时代进行深度合作,是长安品牌拔高的一次机会,让从来没有高端车型研发经验的长安,通过强强联手来实现为品牌赋能。

  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运营官王军的话来说,阿维塔11是阿维塔与华为,基于HI(HUAWEI Inside)模式,“双方团队花了三年时间精心打磨的高端精品车型”。有着大佬的加持,阿维塔11也列出了一长串武装在身的配置清单:宁德时代高密度三元锂电池、华为DriveOne双电机四驱系统、基于HarmonyOS开发的智能座舱、华为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等。

1

  然而,即使这些“黑科技”傍身,长安汽车却没想到在大秀“肌肉”后,竟因车主不满阿维塔11制定的首批车主的权益,很快便陷入了退订风波。首批车主权益缺乏诚意、交付周期过长、整车与三电质保时间短、性价比低、车机的UI设计不够高端,“含华量”不高,是多数意向金用户不满的原因。

  头顶华为光环却出师未捷,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阿维塔11刚上市就没了声量,对于华为来讲,显然不是一个乐观的信号。

  · 极狐阿尔法S HI版:自嗨吉祥物

  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之所以会成为话题车型,是因为它是华为首款inside智能汽车。为了能造好车,华为选择和一些车企进行深度合作,并用“华为inside”的方式支持车企打造其子品牌,设计了一个品牌LOGO叫“HI”,代表HUAWEI Inside。但不是所有与华为合作的车都能够标上HI的LOGO,只有用了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才可以标上HI的LOGO。所以,HUAWEI Inside是华为和汽车企业深度合作的一种汽车生产模式。

  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是极狐阿尔法S的高配版车型,搭载了来自华为的辅助驾驶硬件,能够实现城市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成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智能驾驶领域行业成果。

1

  但是,即便智能、续航甚至动力部分都很在线,但是其价格同样不菲,动辄40万的售价,也不是普通新能源用户所能轻易接受的。销量数据也真实的反馈了这一点,据北汽蓝谷产销快报,包括极狐S、极狐S HI、极狐T、Beijing EU系列在内的多款车型,2022年7月的总销量仅仅3640辆,与头部造车新势力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 赛力斯SF5:绝版车型

  凭借着强大的品牌溢价,华为确实吸引了一批国产车的合作,小康股份就是一个代表。提起小康股份,印象最深的一款车莫过于跟东风汽车合作生产的东风小康,当年凭借王宝强的代言,也曾经洗脑了很多人。

  华为与小康股份合作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2021年的上海车展亮相,两驱版售价为21.68万元,四驱版售价为24.68万元。不管是通过赛里斯渠道还是华为渠道都可以订到车,可能是出于对华为的信任,赛力斯SF5在一个月内就被订了超过6000台,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全新品牌的电动汽车来说,绝对堪称惊艳。

1

  本以为在华为的加持之下,赛力斯SF5可以跟造车新势力竞争一下销量排行榜,销量却几乎停止了。2021年全年交付8169辆,2022年上半年仅交付40辆。这个数据跟当前国内造车新势力动辄上万辆的销量之间,同样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同时,令赛力斯SF5车主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买到的这个车型可能是最后一代绝版车型。因为还有很多车主交了定金还没拿车,品牌就让给了公司旗下的全新品牌AITO,小康股份也把重心放在了问界M5这款车上。

  · 问界M5:抠我车标几个意思?

  接着赛力斯SF5绝版车型来说,2021年12月,华为与赛力斯联手推出新品牌AITO,首款车型问界M5首次搭载华为鸿蒙OS智能座舱,整个设计流程均由华为主导。从产品设计、质量把控、营销到门店销售,各个环节华为均深度参与。

  如果一定要选出一名选手,问界M5算是勉强合格。“含华量”飙升的问界M5上市5个月订单量就超过15万辆。但今年6月单月销量突破7000后,7月销量并未按预期突破万辆大关,而是基本与6月持平,截至7月31日,这款车累计交付2.6万辆。曾夸下海口要“一年干翻特斯拉”的余承东承认,问界M5年销30万辆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

1

  从参与程度上来看,这是华为参与最深的一款车,因此被车圈评为华为“亲儿子”,就差在车上放一个华为标志了。不过,广大消费者没有让华为失望,不少问界车主将车尾的赛力斯车标抠掉,替换成华为车标,以至于近期淘宝上华为车标持续热卖。有关抠标的话题,请参考:《从“面子”到“认同” 抠标背后的故事》

  三、一碗水难端平

  如开篇所说,车企与华为的合作领域,目前主要区分为HI模式、智选模式及Tier 1等三种模式。

  HI模式,即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由车企提供整车设计和制造,华为负责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车企使用鸿蒙OS车机操作系统和车规级麒麟芯片,与用户直接交互的前端UI由车企自行设计。也就是说,车企的外壳、华为的灵魂。如阿维塔、极狐等。

1

  智选模式,在余大嘴的推动下,显得更加有地位。合作中,华为占主导地位,深度参与产品设计、质量把控、营销、门店销售等各个环节,可以说智选模式无限接近于华为借合作车企之手,造自己的车。如问界M5(参数|询价)、M7。

1

  所以说,HI模式下,阿维塔和极狐,都有着太多自身的影子,“含华量”并不高;而被外界称之为华为亲儿子的问界,“含华量”可谓极高,余承东也多次为问界站台,并且能够享受华为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说到销售网络,问界的腰板儿似乎更硬了。

  截至2022年7月底,AITO已出现在全国554家华为体验中心;相比之下,头部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的销售门店分别为387、366和247家。

  而两款采用HI模式的合作车型,极狐S HI和阿维塔11(参数|询价)均未进入华为的线下门店。极狐S HI依靠自身销售渠道,阿维塔则采用自建渠道和合作伙伴的多元渠道销售。合作模式不同,意味着“含华量”的高低、也意味着销售渠道的宽窄,市场表现自然也大相径庭。

1

  面对众多合作模式和合作伙伴,华为在深度和广度之间看似区别分明,但是一碗水难端平的尴尬局面也随之诞生。

  一碗水难端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华为与众多车企都互相充满警惕。

  其一,实力越强的主机厂商,越倾向于把实体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充满警惕,小心翼翼提防沦为代工厂。而现阶段,愿意抱紧华为的,仍然以赛力斯这样为主的“听话”品牌。

  其二,华为与车企合作,也是利益博弈和话语权争夺的过程。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曾在公开场合吐槽,华为这样的大供应商价格不受控,车企与其合作基本没有议价能力。但是广汽埃安也有自己的算盘,2023年广汽埃安HI版上市后,其自研的智能化车型也将同步落地。

1

  四、华为面临的问题

  · 单车型交付量难破万

  从3月份开始交付起,问界M5的销量一直呈现稳步向上的趋势,3月交付3045辆,4月3245辆,5月5006辆,6月7021辆。就在大家期待问界将在7月创造交付量破万的成绩时,好消息却一直没有传来。

  据悉,6月底曾有业内人士表示,AITO内部已经下达命令,要求7月销量必须过万。甚至为了保证目标达成,6月中旬华为还对销售政策进行了调整,要求整体交付延后到7月。但实际7月交付量7228辆,与6月份相差无几。8月能否如愿,参考前三周的上险量4848辆,破万机会渺茫。

1

  7月4日问界M7上市后,AITO曾发布官方数据,称上市4小时预订量突破两万。7月7日某行业论坛上,余承东再次表示,其订单量已经超过了五万辆。就在外界期待“销量再创新高”的消息时,官方却选择了沉默。

  脱去华为的光环,头脑冷静地想一下,其实问界M7在产品定价及产品力方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香,并且在30万大七座家庭用车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有限。

1

  回想在问界M7上市时,余承东预测这款车的销量会比问界M5更好,曾给团队提出这样一个预期:“要求单月销量早点卖2万或3万台,将来做到更多,单月做到4万或5万台,甚至更多。”不过终端销售人员反馈,进店的消费者中选择问界M5的依旧是主流。

  不管是2万还是3万,首先能破万,再说更高的要求,否则毫无意义。

  · 华为的买车流程,小康的售后体验

  这或许是最糟心的。

  在华为与赛力斯的分工中,华为主导设计与营销,而赛力斯负责开发、制造、交付和售后。

  买车:

  AITO有自己的车主App,但是线上预订下单只能通过华为商城App及“华为商城+“小程序。如果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那么在AITO App里无法查询到订单信息,说明两者还未打通。

  售后:

  到了售后环节,割裂的感觉更加强烈。华为智选只有卖车功能,并不参与售后,所有售后环节都由赛力斯负责。此前做低端车型起家的赛力斯,在售后服务、人员专业度等方面,引起了众多M5车主的吐槽。甚至在尚未开设AITO用户服务中心的城市,问界M5的维修保养要与东风风光及小康面包车在一起,这种体验是广大“华为车主”难以下咽的。

1

  领导太多:

  再说渠道选址,在经销商提交申请之后,首先华为会先审核,随后赛力斯再去评估。用户中心成立之后,华为第一个验收,赛力斯再验收。多头管理,如何避免内耗,同样牵扯着精力。

  全文总结

  今年7月,余承东在公开场合称,华为在汽车上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但该业务仍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上一任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则在去年4月表示,智能汽车业务是华为除消费者业务外功能最完备的BU,即便不做国外市场,每年每辆车平均获得1万元的收入,对华为来说就足够了。

  每辆车赚1万元,抹平数十亿美元投入,华为的雄心难以靠目前仅有的产品去支撑。对于华为来说,不管是哪一个品牌,只要能超越造车新势力就是一个成功。如果能超越特斯拉,那将收获巨大的成功。华为的策略没有问题,只不过对于车主来说,多少有点不公平。

  作为新入局的汽车人,华为仍在小心翼翼地探索边界。在任正非的公开信发布之后,华为此前“每年投入十几亿美元”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板块,必然将面临全面收缩。人才流失、与广汽的合作遇坎坷、单车型难破万、卖车过程待完善等等各种问题,都是问题。

  而最糟心的是,消费者的售后体验不佳,这不就是猪队友了……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沈达炜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83996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48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