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的行业顶级论坛。本届论坛以“新变局新挑战新思路——引领中国汽车新征程”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求索突破之道,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把控宏观产业形势,解析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动态。其中,在8月15日上午举办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与产业生态的升级”分论坛上,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霖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霖
李霖:各位同仁,上午好!我是来自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李霖,非常高兴跟大家分享上海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和产业生态升级的工作。
汽车城从2015年开始建立国内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同时我个人还负责另外一家公司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市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目前统筹负责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政策,包括现在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申请、受理、审核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的相关工作。我通过两边的推进把上海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上海市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整体的思路,统筹布局、协同联动。一方面我们通过技术研发、产业生态培育为核心,同步加一些政策引导,同时以测试示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一个推进。另外,在在当前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的情况,我们同步把上海相关模式往长三角地区推出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一体化发展。另外我们考虑到智能网联是多方面联动的产业,我们从政策法规、表针规范、科普教育等等领域进行协同联动。协同来推进上海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后面逐一的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第一,政策方面,政策牵引,提前规划。
上海市在智能网联最早规划相关政策,2016年底2017年率先出台《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工程的实施方案》,这是国内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的专项政策,正式明确把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上海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领航工程。里面明确提出三个点:创新链突破、产业链培育、资源链开放。我们这五年的工作基本上都围绕着当时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方向来开展。2018年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办法》,在全国率先允许自动驾驶上路测试。2019年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办法》,把示范应用、载人测试、载货测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的工作纳入其中。目前研究新的管理办法,刚刚周主任提到的远程驾驶方面的工作也在同步研究,希望行业跟我们一起共同把相关的管理办法进行完善。
第二,产业培育,强链补链。
2016年底、2017年初梳理政策的时候,对上海整个产业链进行了梳理,我们意识到要发挥上海的汽车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的优势,加快突破智能汽车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布局核心的核心零部件。这几年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招商引资,上海已经逐步形成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体系。其中包括诞生了像在激光雷达领域,现在全球领先的企业禾赛科技。当时关注比较少的线控底盘诞生了创时等等方面的创新的公司。同时在操作系统和计算平台方面,上海提前布局,像像斑马操作系统正在向底层的操作系统进行延伸,从车载娱乐系统往车控系统进一步推进。包括高精度定位和地图方面,上海都有积累。基本上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以整车为牵引,推进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实现集成创新。上汽在去年东海大桥全球首个5G+智能驾驶重卡示范运营工作已经顺利的推动。汽车城和上汽、移动、华为四方合作的“5G智慧交通示范区”,同步推进上汽5G智能汽车量产工作。通过整车为牵引推动这些推动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
第三,测试示范、先行先试。
2018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道路测试。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向上汽、蔚来、宝马等20家企业发放90张测试示范牌照。同时目前开放的道路里程达到130公里,分布在嘉定、临港、奉贤等区域。现在开放的总共的测试里程超过33万公里,时超超过1.75万小时,这是测试的工作。
同步在示范方面,在自动驾驶领域在全市推动一批示范应用重大项目,按照产业的布局形成“东-中-西”百花齐放的格局。比如说在西部嘉定以载人测试,滴滴、AUTOX等等企业,以载人测试为主,推进自动驾驶出租车示范运营项目。东部,临港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东海大桥推进载货应用营范,上汽、上港等等都在东部的临港开始无人驾驶集卡的示范应用,目前已经开始向商业化运营做探索。中部上海的自动驾驶的环卫公司,像仙途智能等等公司,在于推进整个中环、内环全高驾无人驾驶清扫。目前这三项工作同步推进,形成“东-中-西”百花齐放的格局。
在网联方面,刚刚谈到更多的是自动驾驶,在网联方面我们汽车城和上汽、移动、华为联合打造国内首个5G智慧交通示范区,第一阶段已经建设完成,在汽车城可以感受体验,我们5G智能汽车给大家带来的新的感受。我们联合清华大学迪云控建设国内首个云控平台示范区。在2018年开展V2X三跨的测试,2019年开展V2X四跨,真正让V2X领域的整车厂、零部件商,系统供应商能够互联互通起来。我们在去年10月份在汽车城道路上真正实现了不同家企业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大家相互触发各自的车联网的应用,今年10月份开展新四化大规模测试,目前我们了解在新四化企业有80多家企业报名,在大规模测试方面有60多家企业报名,基本上涵盖整个V2X领域的行业的主要的企业,我们非常欢迎行业的相关各方一起参与到这一块的工作里面来。
四、公共服务、夯实基础。
上海以汽车城承接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以打造“6+3”公共服务平台为目标,以“五可”为指引,以“昆仑计划”为抓手,建设了一批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了6个“率先”助力上海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先机,有力推进上海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6+3”是整个核心,打造6个核心功能平台和3个办公服务基地,构建国际领先的测试示范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步在2017年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集成示范,我们系统性的提出了“五可”技术体系,怎么把智能汽车从1-1000-10000推动,我们提出“五可”运营体系即可运行、可推广、可监控、可认证、可提升。
示范区包括上海公共服务的所有工作基本上围绕着的“五可”开展。可运行我们测试示范环境怎么构建;“可推广”集成应用,包括大规模组网怎么构建?“可监控”我们的监控平台,我们的这些数据的规范怎么构建;“可认证”就是我们的测试怎么对这些安全性,可靠性进行充分的验证。“可提升”车辆进行实际运行环境里,怎么对可靠性和环境进行评估,它对交通整体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样的,我们要对这一块进行相应的评估。这“五可”技术体系逐步成为行业共识,指导整个示范区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2017年开始实施“昆仑”计划逐步建设从仿真到开放道路的完整测试工具链。硬件体系以数据平台和驾驶场景库作为支撑,从2017年到现在整个链条建设基本完成,在一百平方公里里面我们能够支撑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无论是做整车开发还是零部件,还是解决方案,都能在相关的区域内找到它所需要的测试工具。
比如说“一场一路一库一中心”的四大平台。“一场”,是国内第一个封闭测试区。“一路”是面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构建了一条智慧道路。现在大家都有新基建的概念提出来。当时更多的是做红绿灯智慧化改造,道路监控以及局部区域相应路测感知的布局。“一库”是建设国内第一个智能驾驶全息场景库,定义和梳理了中国工况,把上海市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进一步梳理,保障所有的测试规范基于上海,基于中国自己的驾驶工况进行定义。“一中心”目前建设国内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数据分析和监管中心,实现人车路环境数据实施动态采集。
汽车产业是上海市所有新能源车,汽车城建立的新能源车数据超过35万辆车的数据。智能网联数据中心是上海目前所有上路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数据实时接到我们数据中心。跟新能源汽车的数据中心不一样的是我们数据中心除了车的数据以外,同步记录所有路测的数据,车辆发生任何一次脱离,我们随时调出车辆脱离时的周围交通环境,能够对驾驶行为进行一个更好的跟系统的分析。
基于前面的平台我们推动上海实现6个“率先”。在2018年率先推动上海在全国率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去年9月份率先发放自动驾驶车辆示范应用牌照。在全国率先开展载人和载货的示范运营测试。同步在去年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牌照,推动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互认。另外率先了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具链,刚刚提到建立了从仿真到开放道路的完整测试体系,同时我们在国内率先建设云控平台探索未来智能汽车运营商,跟人的手机有移动、联通、电信,未来汽车运营商的出行是什么样的,同步率先开展5G车联网的规模示范,5G交通示范区,三跨四跨的测试,推动车联网V2X跟汽车的深度融合和应用。
五、长三角一体化,推动产业协同的工作。
去年1月份开始推进长三角在道路测试方面的协同,1月、4月分别联合长三角相应的主要的检测机构和企业去深入讨论我们的道路测试的规范应该怎么做。在去年5月22日淞泓公司代表上海与浙江、安徽、江苏签署长三角地区的智能网联汽车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里面明确提出长三角地区推进测试、数据和基础设施三方面的协同,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协同。我们去年把核心推进测试的协同。
经过前面大量的工作,去年9月7日在工信部相关领导的见证下,在无锡举行的车联网专委会的会议上,三省一市签署了《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协议》。同步在去年9月,我们颁发了国内首批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的道路测试牌照,正式实现长三角地区的互认,这是去年我们在推进测试这一块的工作。
今年把长三角一体化工作核心放在数据和基础设施,目前新基建已经成为整个智能网联汽车的热点,我们同步推进长三角地区在数据和基础设施。不能让车只能在上海开,去江苏和去浙江就不能开了。目前来讲,我们今年的工作会放到推进长三角地区数据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协同,我们非常希望行业相关的各方能够一起参与这方面的工作,更好的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我的报道到这里,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来源:盖世直播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23294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直播,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