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主办的”新能源汽车创新论坛”上,60余位新能源汽车行业代表对刚刚获批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展开了激烈讨论,并发出三项呼吁。
《规划》要点表现出较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正式批准的《规划》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重要的促进意义。
目前已披露的《规划》要点,在明确纯电驱动的战略取向的前提下,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等不同的产业路线和技术路线均有积极表述,表现出了较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 陈全世
”这是重大的进步”,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说,”这反映出我国的政策制定者更加务实和开放,他们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考虑的更加周全”。
”与此前的草案相比,最突出的进步就是政府位置后移,只指出方向,不再介入路线选择”,陈全世说,”让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来选择,这是我们多年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很多时候,政府管得越少,市场就发展的越好”。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规划》基本明确了”政府做战略指导,发挥企业自主性,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政策意图,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积极信号。
根据现场调查,对《规划》中提及的”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的目标,与会代表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与会代表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起步阶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虽然《规划》会对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但转变固有的产业观念、重新梳理利益关系、加强核心技术储备都需要时间。
观念落后是当前阻碍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对于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与会者普遍认为是落后的观念,而不是技术。
北汽新能源总工程师 廖越峰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是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要再一次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北汽新能源总工程师廖越峰说,”正因为如此,所以需要全球大动员,所有的汽车工业国家同步行动;需要动真格的,政府投入1000亿,引导进入的资金会超万亿;需要认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速成,不可能方向、路径、模式、节点迅速明确,需要大量的试错。”
与会代表认为,有两种观念在业内影响甚广:1、发展新兴产业我们没有经验,需要跟国外学习;2、中国举国体制的优势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超越,只要做好顶层设计。
这恰是矛盾的两极,前者没有自信,后者自我迷恋。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新能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谢子聪
”在这个领域,我们没有老师,这是几十年来的头一遭”,学者谢子聪说,”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都在摸索,他们也需要中国的经验。很多朋友因此不习惯了,哎呦没有外国的经验、技术和产品,那我们怎么办?”
”什么叫顶层设计?信仰、制度和文化,这是关乎社会根本的问题”,长城华冠设计公司总裁陆群说,”我们要依赖谁来做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吗?谁有这个能力,现在就设计出一套可以指引10年20年的正确模型?政府最大限度的能力,就是判定方向,提供启动的支点,后面的路,要靠我们企业自己。一个企业错了,死了,不要紧,后面还有千千万万的企业,他们会吸取教训,找到正确的路。创新是逼出来的,这才是市场经济。”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司长 候世国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前副司长候世国因此指出,创新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创新的主体在民间,企业和学术机构要联合起来,共同打造一个创新的链条和机制。
三项呼吁
由于4月18日仅发布了《规划》要点,与会代表希望有关方面尽快发布《规划》全文,并对业内同仁发出三项呼吁。
第一,呼吁中央和试点城市政府紧密协商,尽快落实《规划》的执行细则,解决好价值链的利益分配问题。
第二,呼吁各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包括上游配套企业,高度重视终端消费者需求,加大对市场的调查力度,提升市场研究水平。
第三,呼吁业界加大对核心零部件的投入力度,提升动力系统集成水平。对于有意愿、有能力的民营企业,政策上应该大力扶持。
”新能源汽车创新论坛”的推出,是第一电动网为行业会员提供的增值服务,旨在为推动行业创新机制和文化的形成,凝聚行业共识,加速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应用,为业内企业和相关机构创造价值。
该论坛采取沙龙模式,开放征集议题,业内人士自主报名,两月一场。参加论坛第一次沙龙的代表对这种交流方式表达了认可,并提出精彩的改进意见。欢迎业内同仁踊跃报名并提供议题。
( 编辑/王新兵 )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新兵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229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