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车企在屏幕上的创新层出不穷。
我们见到了屏幕由少到多、由小变大、由方变圆甚至是由直变弯等等各种不同产品。车企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车机屏幕设计来体现自身的创新标签。很多有着明确品牌标识,并且观感体验还不错的车机产品出现。
最近一段时间,车企在屏幕的创新上越来越激进。折叠伸缩屏、透明屏等等看似非常科幻的技术,都开始出现在各种概念车中。并且和我们传统认知的概念车不同,往往车企在宣传时都会有意无意的把这些技术和量产搭上边。
这就仿佛回到了 20 年前,当我们在畅想 2020 年会是怎样的时候,自由进行宇宙探索、人类自由飞行等等概念都曾是我们想象中的画面。但回到现在,这些畅想真的实现了吗?
回到车里,车企眼下对于屏幕的各种为所欲为的创新真能实现吗?对于用户体验来说,这样的创新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车企孜孜不倦的对屏幕进行革新,原因还是要从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屏幕技术的进步。车机大屏之前普遍使用 LCD 材质,这种材质的大屏在成本、产量以及使用寿命方面都非常稳定,依然是目前的主流方案。我们平时经常听见的 12.3 英寸、10.3 英寸等等「标准化」尺寸大屏,就是 LCD 屏幕供应商大批量生产的产物。
但是,LCD 的缺陷也比较明显。由于本身的发光原理是通过背光层照亮像素实现发光,色彩显示效果和可视角度都比较局限。在这一点上,LED 的自像素发光原理就有很大的优势。
另外,LED 的出现使得异形屏、柔性屏等技术应用成为了可能。车企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定制车内的屏幕。例如贴合在 A 柱上的透明 A 柱屏、蔚来汽车 NOMI 等等就是 OLED 技术最好的应用案例。
而在最近,无论是威马展示的透明屏幕以及荣威概念车上出现的折叠屏等概念,都是基于 OLED 的特性实现的。
因此,虽然 OLED 屏幕有着寿命短、容易烧屏以及成本高昂的缺陷,却依然成为车企探索屏幕未来趋势的主要技术之一。
其次,汽车使用场景的变化。
在过去,汽车作为承担位移属性的工具,功能单一场景有限。司机的注意力需要聚焦在驾驶,因此人车交互需要以驾驶位作为中心进行。
视觉、声音、触觉作为人和外界交互最主要的三种方式,视觉在其中又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所以转化到座舱设计中,屏幕就成了人车交互最重要介质。
但是随着汽车功能的变化,汽车被赋予了更多的智能化属性。其中有些是基于汽车本身功能延伸而来,有些则是迁移了移动互联网的功能。我们暂且不管各种需求的真伪,总之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用户的注意力分散也越来越严重。
这和保证驾驶安全本质上是互相矛盾的,而屏幕的变化就是调解这种矛盾的方法之一,并且是最直观的一种。
所以说,越来越灵活的屏幕形式,使得不同信息能够有序的出现在恰当的位置和时间。这也是车企能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兼顾驾驶安全和功能创新所能给出的合理解。当然,这种变化也需要给用户一些时间来接受。只有用户认可了汽车功能的变化,切实把汽车当成实用的大号智能硬件来使用,这样的逻辑才能真正变的合理。
另外,自动驾驶技术也促进了变化的发生,带来了两个最显著的影响。
首先是用户需要处理的信息开始变化。原先需要用户时刻关注的路面信息,开始逐渐被传感器取代,很多基础的决策也开始由汽车来执行。以目前驾驶辅助技术来说,用户处理的信息中增加了车辆传递的道路及自身数据。这部分内容需要在车内合理的呈现给用户,并且需要非常高的优先级。
其次,用户的注意力开始被机器所分担。换句话说,用户有了一定的自由去处理驾驶之外的信息。这样一来,如何对信息进行优先级的分类就成了重要课题。
通过不同位置和功能的屏幕进行区分,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当然,也有类似 Model 3 这样把几乎所有信息都集成在一块屏幕上的逻辑,这对软件架构和交互逻辑要求都非常高,最终效果的优劣暂时也不够明晰。
这也带来一个新的趋势:人车交互的重心开始从司机向全车延展,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这就导致屏幕需要兼顾的用户更多了。
于是,副驾娱乐屏出现了。一些没有副驾屏的车型也开始通过中控向全车提供娱乐功能。威马以及比亚迪都推出过旋转屏,就是为了兼顾驾驶需求和娱乐需求。前几天,宝马也被曝出申请了旋转屏的专利,这也印证了车企确实在思考用不同的屏幕形式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除了增加数量之外,变形也是一种新的思路。
车企希望通过屏幕提升交互体验的想法无可厚非。对用户来说,屏幕作为视觉交互的核心,绝对是最容易感知的部件。车企往往只需要通过一定的标新立异,就能通过屏幕贴上「科技感」、「酷炫」、「智能化」的标签。
但很多时候,硬件能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
借着移动互联网普及的红利,车企收获了一批对大屏智能终端以及互联网服务有着深度粘性的用户,省下了很大的用户教育成本。
但正也是由于这种思维的延续,车企在软件层也在延续移动互联网的做法。简单粗暴地把系统、应用服务直接从手机移动到车里,就可以让车变成智能汽车了嘛?显然不是。某种程度上,这绝对是种偷懒的做法。
软件不好用的后果很明显,相信大多数人都见过大屏车机被手机支架打败的案例。另外,车机系统只要支持苹果 CarPlay 往往就能赢得好评,并且这种好评和屏幕尺寸形式的关系并不大。
这也印证了屏幕对人车交互很重要,但远远不能称之为关键。硬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优秀的软件却能弥补硬件的不足。目前来看,车机系统中能称为优秀的软件产品,还是太少太少。
还是那个我一直相信的观点:硬件是基础,守住了用户体验的下限;而软件是否优秀才能决定用户体验的上限。车企希望提供优秀的车机产品,就一定不能只顾硬件的迭代而忽视软件的力量。
在汽车领域,顾此失彼的案例有很多,希望未来能少一点。
来源:极客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16327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