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他是一名资深汽车专家,他却推脱自己其实一直都是在向别人学习;大家都愿意称他为一名实干家,他又戏称自己当年其实是被”逼上梁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他”卓越领导力奖”,他又甚是真诚地说,得奖得益于中国的迅速发展,干点事情就能很快得到大家的关注,得奖与个人有关系,但关系不大……
然而,平和谦逊的背后,却有着一张亮点闪耀的成绩单:创造性地首次应用激光莫尔偏折法测量柴油机涡流室内的温度场;首次应用激光多谱勒技术测量柴油机涡流室内的空气湍流流场;首次将分形几何学应用于喷雾特性研究并提出了喷注表面分形维的概念;亲自承担并完成了”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为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作出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将最初仅有3名员工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出口量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
这个人就是刚刚卸任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清源”)总经理、现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副主任吴志新。
2011年8月初,第一电动网作者在天津中汽中心大院内专访吴志新,聊了聊他的汽车”宿命”以及他的激情与梦想。
”命”中注定的”汽车人”
吴志新与汽车的缘分可用”宿命”来形容。懵懵懂懂之中入了行,从此就像没有了回头路,只要他一动改行之念很快就会被现实无情地”拍”回来。而他只要集中精力干汽车,向前延伸的路又总是越来越宽广。
1980年,16岁的吴志新高考成绩高出一本线30多分,美中不足的是化学成绩不够理想,仅有56分。当时的吴志新对未来有两大梦想:要么学医,要么当兵。化学不好,意味着第一大梦想破灭了,而当时又尚未达到当兵的年龄。
父亲找到当时县里唯一上过大学的副县长咨询孩子的前途问题,副县长诚挚地为他们指出一条路:这个分数上不了北大、清华这样全国知名学府,那就不如留在河南,河南当时最好的高校是洛阳工学院(现河南科技大学),而该校最好的专业是发动机。就这样,似乎一切顺理成章,吴志新去了洛阳工学院,同这位副县长成了校友,学起了发动机专业。
80年代,汽车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还相当遥远,”当时我在村里只能经常见到拖拉机,‘突、突、突’地冒着烟,还觉得气味很好闻。”提起当年对汽车的浅显认识,吴志新笑出了声。
然而,吴志新却并未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很快对汽车痴迷起来。相反,此后吴志新曾两度动起告别汽车行业的念头。
1984年,吴志新本科毕业,当时正值我国”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获得巨大成功,全国上下兴起了一股计算机热。当年意气风发的吴志新决定报考国防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然而,直到考试,吴志新始终没有收到准考证,后来才知道是收发室大妈不小心将吴志新的准考证塞进了邮箱抽屉缝隙而迟迟没有发现。吴志新被安排进了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成为发动机研究室的一名助理工程师,正式成为一名”汽车人”。
1987年,吉林工业大学计划招一批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拥有不俗工作成绩的吴志新被单位推荐去高校进行深造。而三年研究生毕业后,国内又兴起一股”下海”潮。面对深圳一公司提供的月薪八千元、十倍于当时工资的诱惑,他曾一度动摇过。恰在那时,吴志新找到了人生的伴侣,对家庭的牵挂再一次把他留在了汽车行业。
1997年,吴志新从江苏大学博士毕业。他记得很清楚,那年的5月29日早上7点,他站到了中汽中心门口,之前一切的摇摆不定似乎都已归于平静,”汽车于我似乎注定将是在劫难逃。”
[page]电动汽车让他再次”在劫难逃”
”干电动汽车一开始真不是我自己选择的,而是被领导硬生生给‘逼’上去的。”吴志新如此戏谑自己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情缘。
1998年,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燃油汽车的替代产品,吴志新被借调到科技部配合开展电动汽车相关研究工作。2000年,吴志新又参与到科技部”十五”电动汽车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中,”当时科技部主要由13个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大量的调研论证,万钢任组长,其中我的资历最浅,主要是听,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对电动汽车懂了点皮毛。”吴志新坦言,其实在那个时候,他是不看好电动汽车的,觉得当时还在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汽车离普及还很遥远。
然而,”上面”的器重再次让吴志新对电动汽车”在劫难逃”。2000年下半年,时任天津科委主任、现任辽宁省副省长的陈超英坚持要搞电动汽车研究,认为它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对天津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尤其重要,为此还专门亲赴美国考察。此后,在陈超英的率领下,天津市很快确定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决定要建立一个省级电动汽车工程中心。
吴志新配合市里制定的工程中心规划方案让方方面面都很满意,这下一发不可收拾。2001年9月底,在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电动汽车项目启动大会”上,天津市在未事先征得吴志新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在会上宣布他为天津电动汽车工程中心总经理,该中心将实行企业化运作。
”犯了半天迷糊,回过神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躲开,为此特意安排参加了在外地举行的为期十多天的会议。”但吴志新的逃避未能奏效,2001年11月16日,天津清源成立,吴志新任总经理。
”边学边卖”的创业初期
”在天津清源工作将近10年,我从来没有在凌晨2点前睡过,周末也从不休息。一个对电动汽车一无所知的人要经营一家电动汽车公司,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那段时间我就是坚持边学边卖,晚上自己弄明白了,第二天再拿去教给同事。” 但吴志新说他那段时间过得特别充实,高度自主的工作向他提出了一项全新的挑战:每天都需要做出大量决策,要么解决,要么放弃,背后就是一堵墙,没有退路!
2001年,中汽中心为刚刚组建的天津清源提供了一间屋子用于办公,还为吴志新配备了两名年轻助手。之后,吴志新通过各种渠道招人,从股东单位天津汽车借调来一个人,还聘用了一名哈工大研究生以及一名司机,就这样,被吴志新笑称为”五六个人,七八条枪”的团队建设算是初步告成。
”一开始,电动汽车对大家而言都是一片空白,谁也不懂,我就带着大家一起从头学习,主要是通过看书和从网上找资料。”吴志新说。
2002年春节前,已很久没有”摸”车的吴志新有点手痒了,”我就想着咱们不能老是闷头看书本,得真正鼓捣一次车才行。”他们从天津华利汽车厂抵账换来一辆”幸福使者”面包车,准备根据自身有限的电动汽车知识,将其改装成电动车。
那年的年初三,在所有人都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祥和中时,吴志新和他的团队就早早上班了,他们将”幸福使者”拉到中汽中心边上解放军交通学校的一间车间里,开始拆车。”拆解的过程,我们每一步都要录像,生怕车被拆了之后装不回去了。”吴志新回忆说,当时他的一些同学和朋友也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他们还特意从天津汽车请来了一名老总工。
1个多月后,”幸福使者”电动版问世了!配备500公斤重的镍氢电池,经测试,该车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续驶里程高达250公里,这在现在看来都可算是成绩不俗。这让吴志新团队所有成员士气为之大振。
好运接踵而来。就在之后不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天津,期间将视察天津力神。天津清源的”幸福使者”作为天津市一大高新技术创新成果被拉到力神配合展出。谁知,这个配角却起到了”喧宾夺主”的作用,一直支持发展电动汽车的李岚清的目光完全被它吸引住了,光观摩这辆车就用了40多分钟时间。
”幸福使者”自此一炮而红。
2002年5月,天津清源迎来乔迁之喜,搬至天津科技园,并拥有了整整两层楼的办公空间。”搬家时,加上司机和话务,我们一共8个人,一辆长安面包车运走了公司所有的家当。”
[page]
”非典”带来的机遇
以”幸福使者”小试牛刀的天津清源决定趁热打铁。2002年,国家”十五”863项目开始申请。天津清源申报的一个纯电动汽车项目从16个同类项目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身份获批,获得科技部850万元的研发资金支持。吴志新和他的团队又像是被拧紧了发条,开始紧张运转起来。
2003年春季,”非典”的爆发对中国各行各业的正常经营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当时同样得到科技部资金支持的另一个”863”纯电动车项目向部里打报告,申请项目执行延期。这却恰恰让吴志新看出竞争对手的研发工作遇到瓶颈,他鼓励大家要坚定信心成功拿下这个项目。
”我们那时真可谓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搞研发啊。”吴志新回忆说,因为牵扯到多方合作,他们需要经常接触外界。他举了个例子,他们当时委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做了个电池管理系统,”东西做好后,我们负责开车去北京取的司机真跟地下党一样,把车停在学校门口,打开后备箱后人就走出老远等着,对方将东西放进去后就离开,司机再回去把车开走。回到单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消毒液反复洗手。”吴志新说他很庆幸,他们的团队以及合作伙伴中没有出现一例非典。
2003年5月26日,这又是个让吴志新记忆深刻的日子,因为这是”非典”解禁后的第三天,”非典”期间一度停顿的国家”863”项目检查工作恢复正常。吴志新和他的团队所负责的纯汽车项目第一次接受检阅,5台夏利威姿、威乐纯电动车赢得了检查组”全国做得最好的电动汽车项目”的高度评价。
”那5台车最高时速120公里,续驶里程200多公里,从这方面看和之前的‘幸福使者’相比似乎并没有取得太大进步。但从技术含量上看,他们可绝对不是一个等级的。”吴志新提起自己曾经的杰作显得意兴盎然。
据吴志新说,那5台车所采用的技术可以说是当时全中国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他们是”863”项目中第一在电动汽车上使用CAN总线的;他们还是最早在电动汽车上安装远程监控系统的,可接入因特网方便监测车辆运行数据;他们还自主研发出了电控系统。
浇开胜利之花的必然是大量辛勤的汗水。那些日子,吴志新的劳累程度自是不言而喻。”我很有福气,妻子和孩子的睡眠很好,晚上任凭我在家怎么折腾,都不会耽误他们的正常休息。这让我稍微能安心些。” 吴志新以他一贯的幽默方式来诠释家人对他工作的无条件支持。
相信的力量
2005年的一天,吴志新接到一通咨询电话,说是想从他们订货,”对方竟然问我们的汽车有没有后视镜。”对于这样的”客户”,吴志新一笑了之,并没有放在心上。
没想到,这个不被重视的美国”客户”很快就从他们一口气订了6辆”幸福使者”,以每辆1.2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要求他们发往美国,说是要参加那年四五月间在美国举行的清洁城市大会,并且很快就付清了7.2万美元的货款。这让吴志新和他的团队对这个客户开始将信将疑起来。
赶巧,那时吴志新正好获得一个代表科技部去美国开会的机会,他也去了正在进行当中的清洁城市大会,”我还真看到有人布展,将我们的产品展出来,并很规范地配有相关参数及图片,现场还有人在同经销商进行热烈的交谈。”
吴志新开始关注起这个有趣的客户。他很快了解到,他是一名叫Miles Robin的年近七旬的美国老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法律系,一直从事国际贸易生意。90年代,美国刚刚经历一场失败的电动车风潮,美国各大车企对电动汽车纷纷丧失信心,国内电动车几乎无迹可寻,而学校、机场、市政等场合又存在很大的电动汽车使用需求。Robin就将目光盯向了中国市场。
”到底能不能相信他呢?最终,我决定采纳中国最古老的信念: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决定搏一搏。”吴志新说他们当时在信与不信之间一度非常纠结。
事实证明了吴志新决定的正确性。Robin老人的第二批订单很快就来了,一下激增至120辆,而且全部预付款。拥有如此优质的客户,对当时的天津清源来说无异于如获至宝。双方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一直维持至今。
截止目前,天津清源前前后后销售到美国的电动汽车总量已达3000多辆,车型包括小型轿车、轻型卡车等。
市场产生了批量化生产的需求,天津清源整车生产工厂被提上日程。2008年,天津清源新厂房建成,一期投入1亿元人民币,拥有6万多平方米土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现在与未来
2011年2月23日下午六点,这是第三个让吴志新铭刻在心的时间点,他正式辞去天津清源总经理职务,履新中汽中心副主任。
被问起现在与过去工作的不同,吴志新稍作思考后很认真地回答:”和过去相比,现在没有火上房的事情。”更喜欢哪一种工作状态呢?”当然还是希望在工作中自主性能更强些。”
吴志新和作者谈起了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他想将我国汽车技术研究制高点————中汽中心的创新体系打造出来,为大家搭建一个大平台,都可以进行充分发挥。而他个人的小小遗憾是,自己用于科研的时间势必将大大减少。
最后,作者让吴志新谈谈自己对于汽车的看法。吴志新首先用”充满激情”来表达自己对汽车行业的钟爱,”如果你喜欢它,你就会感觉自己全身充满激情,这是个非常有创造性的行业,科技含量也非常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看不出有什么别的工具可以取代汽车成为人类的代步工具,汽车必将长期服务于大众。”
吴志新说,汽车行业当前面临的最紧要问题是怎样把它变得可持续发展。是啊,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燃油大户————汽车如何能在保持自身激情澎湃特质的同时,又可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吴志新,是中汽中心,是每一个汽车人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已经看到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奋斗在路上。
吴志新主要经历:
1997年5月 毕业于江苏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
1997年5月~1999年4月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所排放室高工、副主任 ,从事汽车排放检测技术研究和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1999年4月~2001年4月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所清洁汽车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清洁汽车(包括压缩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的研究开发和电动汽车的检测试验工作);
2001年4月~2001年12月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总工程师,从事汽车标准的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及相关政策研究项目;
2001年12月至2010年 出任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天津市电动汽车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动汽车的相关研究工作;
现任: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汽车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专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副主任
改革开发30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
( 编辑/李艳娇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
来源:第一电动月刊
作者:刘文林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7823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