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人物
  4. 理查德•郑:国内汽车消费日趋成熟 20年或赶上美国

理查德•郑:国内汽车消费日趋成熟 20年或赶上美国

盖世汽车网 综合报道

  专业汽车内饰业务在江森自控集团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2年江森自控集团销售额为420亿美元,其中专业汽车内饰业务大约占据了50%的比重。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内饰与座椅的需求是怎样的?近几年来又呈现了怎样的变化?江森自控又是如何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怎样的解决方案?日前,江森自控专业汽车内饰集团亚太区副总裁理查德•郑接受了作者的采访,并分享了他的观点。

  作者:据了解,您主要负责江森自控专业汽车内饰集团的工业设计与消费者调研,请问具体而言,您现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尤其在中国市场,您工作开展的重心集中于哪些方面?

  理查德·郑:一年前,江森自控集团将旗下专业汽车内饰业务进行了分离重组,一项是座椅业务,另一项则是电子产品与内饰业务。而我本人目前主要负责江森自控电子产品与内饰业务的全球工业设计,与此同时还负责亚太区的座椅设计业务。

  目前,我们在全球12座城市设立有13个设计造型工作室,中国便占据了3个。一个位于江森自控专业汽车内饰集团在上海的中国地区总部,一个位于上海康桥,另一个则坐落于吉林长春。其中长春的设计造型工作室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扩建,不仅规模翻倍,此外还融会了很多顶尖的技术与设备,其中包括一个世界领先的座椅滑车试验室。目前在中国的众多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中,只有江森自控的两家合资企业拥有如此先进的安全碰撞测试能力。

  作者:公司为什么决定扩建长春的设计造型工作室?

  理查德·郑: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客户业务在不断增长。举例来说,一汽大众是我们的主要客户之一,其近期业务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并在成都、佛山等地扩建工厂,因此,我们扩建的目的是为了做好准备,更好地满足客户业务增长的需求。除了一汽大众,我们在长春的设计造型工作室主要还为其他的集中于北方区域的车企提供服务支持,包括一汽马自达、一汽丰田、一汽通用、沈阳金杯、济南重汽等。

  作者:刚才您讲到,您不仅负责亚太区座椅业务,同时也负责江森自控电子产品与内饰业务的全球工业设计。而此前有消息称,江森自控将抛售旗下的汽车电子业务。请问公司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理查德·郑:的确,我们确实计划出售电子业务板块,主要原因是现阶段电子产品呈现越来越集成化的趋势,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电子产品还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比如谷歌无人驾驶计划的推出。然而,电子产品同时也是日新月异的,与三星、苹果、联想等大型电子产品公司相比,我们显然难以长期在电子产品研发上耗费过多的资金与人力。

  截至目前为止,江森自控的电子产品发展良好,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其中HomeLink等电子系统在消费群体中收获了不错的口碑。然而,从长期来看,要持续提供类似的尖端技术意味着资金的不断投入,我们不可能像大型电子产品公司那样对这一块业务做巨额的投入。因此,我们决定在其还拥有较高价值的时候出售该项业务,一方面可以帮助收购该项业务的公司在现有基础上继续钻研,帮助技术往更加成功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该项业务的员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对于我们的股东而言也将是个利好的消息,有助于我们将更多的资金集中于我们所擅长的汽车业务领域。

  作者:您曾讲过,江森自控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将在中国所具备的各种专业技能与世界级的设计、工程与制造能力相结合。请问具体而言,公司是如何做到的?

  理查德·郑:首先,这就是我来华工作的原因。我代表江森自控全球来到这里,帮助中国团队尽快建立起来,而我们充当的则是培训者的角色。国内很多汽车人才很有天赋,也颇有才干。但是,与欧洲汽车从业人员相比,在知识储备方面仍然还不够成熟。因此,江森自控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与高校接触并合作,从这些院校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并有意将他们培养成能快速达到江森自控全球标准的汽车设计人才。

  目前,我们在中国差不多有46名设计师,他们中的一些人员已具备全球设计师的水准。这里面有超过90%的设计师都由我亲自挑选,一旦进入公司后,还将参加江森自控内部的Design Academy(设计学院进修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其弥补学校知识获取的不足,使其快速具备一些基础知识与技能。比如设计历史、设计基本原理、设计技巧、汽车文化与历史等。

  作者: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江森自控推出了一款中级模块化骨架(MMS)平台,公司在这个技术平台上付出了哪些努力?该平台拥有哪些尖端技术?

  理查德·郑:应该说MMS主要是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座椅骨架平台。江森自控有能力推出高端的骨架产品,但是对于中国客户而言显得成本略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希望在质量、骨架结构强度方面有所妥协,所以我们的中国工程团队便针对本土客户需求进行关键性能方面的设计,从而保证提供既能满足消费者对于质量及轻量化的需求,同时又相对更加经济的解决方案。而MMS便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尽管与欧洲的高端平台相比,可能不一定具备所有功能,但是能够符合中国本土法规及消费者的需求,在价格方面也更具竞争性。

  目前江森自控座椅业务在中国拥有入门级、中级和高级骨架平台,这些模块化平台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全系列车型。因此,可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丰富的选择。

  作者:刚刚您提到了轻量化,目前江森自控在轻量化方面提供的解决方案有哪些?

  理查德·郑:轻量化现在已经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趋势和硬性指标,鉴于轻量化与燃油经济性之间的密切关系,主机厂对此也非常关注,尤其是电动汽车客户,对零部件的重量要求达到盎司级别,因为每盎司的电动汽车减重都会产生不同的燃油经济性。所以,我们致力于在汽车内饰的每个部件上都尽大可能地实现轻量化,包括汽车座椅、顶蓬、门板、仪表板、中控台等。

  至于具体的轻量化方案,我们主要提供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减重,另一种则是减薄。在减重方面,我们通过提供更轻量化的材料,比如铝、塑料、天然纤维,从而实现汽车零部件自身的减重。在减薄方面,我们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提供更薄的产品,从而使车内拥有更多的驾乘空间,这样也可为汽车的小型化提供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燃油经济性。

  作者:目前,皮革是座椅和汽车内饰的主要应用材料之一,同时也是车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请问江森自控在环保方面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又是怎样的?

  理查德·郑:从技术层面来讲,实现车内VOC零散发是可能的,但是那样意味着极高的成本投入,是消费者无法承受的,也不会有主机厂愿意这样去做。为了达到品质和成本的平衡,我们一直致力于减少车内有毒气体的排放,以达到相关行业标准。

  座椅发泡产品是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因为很多发泡产品都是利用石油基配方制成的,里面含有很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我们正在研究开发生物基的发泡产品,提取来自自然的可再生原材料,比如大豆、棕榈油、椰子壳纤维等,从而大大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将VOC控制在对人体安全的水平之内。

  与此同时,我们还研发了一种叫CHyM的模压注塑混合成型工艺,将天然纤维和热塑性材料的各自优点加以融合,可实现更轻、更薄、更稳定的门板产品,VOC挥发总量也可大幅度降低。此外,我们也注重在生产过程中优化工艺,减少碳排放,进一步实现环保。

  作者:去年江森自控宣布未来5年计划,预计在华再建10座工厂。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理查德·郑:的确,我们此前的计划是预计在华建成67座工厂。但这个数字并不意味工厂数字的简单增加,而是可能在未来紧跟主机厂客户的发展需求,进行业务布局的相应调整,比如:工厂的新增、转移、关闭等。尽管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增幅在逐渐放缓,但这并不影响江森自控的在华投资计划。我们的业务发展依旧按照此前的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比如根据客户的需求,我们在大连新工厂的建设正在如期推进。

  作者:随着近年来汽车内饰与座椅业务的发展,您认为中国消费者在汽车座椅和内饰方面的消费趋势是怎样的?

  理查德·郑:也许近来”大气”理念被过多提及,但这的确是说明中国消费者有别于其他国家消费者需求的主要特征。中国消费者很年轻,汽车文化也比较新,也正是如此,他们希望拥有最好的产品与服务。通常,在首次购车时,消费者往往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拥有了第二辆车甚至第三辆车,他们会更加务实,更加关注自己真实的需求,而现阶段,很多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购买第二辆汽车,所以说现阶段的中国消费者正在经历转型期,未来有望形成日趋成熟的消费理念。

  总体来说,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倾向正在向欧美成熟市场靠拢,近年来SUV、豪华车在国内车市的兴起便是有力的佐证,这些车型在欧美同样受到追捧。

  此外,随着汽车网站、4S店、车展等为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的了解汽车的途径,未来其不太可能单凭品牌信息便采取购买行动,而是通过实际体验,了解汽车的设计、性能、质量,才最终产生购买行为。因此,中国消费者对汽车设计和精致工艺的敏感与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他们对汽车品质和精致工艺水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国消费者的改变速度要远快过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周期。这便意味着我们的主机厂客户要采取更加发展、革新的眼光设计产品。否则,仅仅采用现有观念,是不能满足今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的。

  作者:那您认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要多久才能真正赶上欧美等汽车成熟市场?

  理查德·郑:以美国举例而言,在20世纪50年代,其汽车工业发展到顶峰。而现阶段的中国车市就好比是彼时的美国车市,但是不同的是,中国车市的发展增幅将会快速很多,我个人认为,中国车市发展速度将是美国车市发展速度的3倍。从1950年至今,已有63年了,因此,中国倘若实现与美国车市同样的成熟水平,可能还需要20多年的追赶期。

  总体而言,我认为10年后,中国车市就会呈现出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这不仅指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同样还包括基础设施的变化,包括道路、交通系统、公共服务、政府管理及车主受教育水平等配套设施都会出现巨大的进步。

来源:盖世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21269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59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