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人物
  4. 王传福:消费者要对电动汽车发展有信心

王传福:消费者要对电动汽车发展有信心

中国经济网 程远

  不久前,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向作者表示,自己今生最大的梦想,是找到可持续能源,让大家都能有汽车开,因为传统能源汽车是不可能持续的,地球上几十亿年形成的石油资源,仅仅100多年就被人类几乎消耗殆尽。而一小时的太阳能就可供全球60亿人用1年,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不产生温室效应,是人类真正可以长期依赖的能源,因此电动车是实现这一梦想最可靠的途径。

  王传福说,发展电动车从政策层面看,政府是很给力的,现在应该是企业表现的时候,尽快拿出真正敢卖、能卖的产品,满足这个市场的需要。

  在他看来,采用太阳能主要障碍是连续储能问题,如今比亚迪已经开发出储能电池,储能效率达到90%,并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目前,比亚迪一年有1300多个发明专利,有整套的电动车技术储备。比亚迪e6先行者,百公里用电仅19度,相当于6升汽油的消耗量,成本很低廉。

  作者提出,现在社会上对电动车议论很多,负面新闻不少。除售价仍然偏高外,一些企业推出的电动汽车名不副实,续航里程比他们宣称的有很大差距,安全性也不够好,连续发生电动车着火事件,包括通用汽车雪佛兰沃蓝达两次撞击测试电池起火,都大大影响了电动车的声誉,人们对电动车的信心有些动摇。

  王传福说,大家对新能源汽车耐心不够,其实中国电池水平并不低,电机驱动还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微电池已经做到了物理程度,国外同行对我们的技术水平是清楚的,知道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是比亚迪。比亚迪有全球最大的单机电子电池厂,设备全自动化。韩国、日本电动车电池做到50安士,比亚迪做到200安士,平均20秒生产一个。

  对业界经常谈论的电池一致性问题,王传福觉得”难以理解”。他说,比亚迪手机锂电池一年做3亿只,累计达到22亿只,占全球市场20%的份额,从来没有出现过”不一致”问题。比亚迪电动车电池化学稳定性非常好,在最极端高温条件下,用火烧都不会爆炸。全球只有比亚迪和三洋的电池从来没有”召回”过。

  ”电动车依赖充电站是个误区”

  业界普遍认为,电动车推广最大的障碍是普及公共充电站问题,王传福却不以为然,”由于传统汽车依赖加油站,大家就以为电动车也依赖充电站,这其实是个误区”。

  他说,传统汽车为什么依赖加油站?因为汽油不安全,家里不可以存放,如果汽油像自来水一样随时能放出来,还有谁会到加油站加油?电动车则不同,人人家里都有电,公共充电站只是应急用的,对公共充电站的依赖,完全是心理作用,就像车里的备胎,可能一辈子都用不着,但是把备胎拿下来,心里就紧张了。

  王传福以比亚迪e6先行者为例,续航里程300公里,即使一天在北京三环、四环兜几圈,加上堵车一小时,空调再耗掉几度电,也是够用的。他自己开了两年多e6,从来没在外面充过电,因为家里有电。每天睡觉前他必做两件事:一是给手机充电,一是给车子充电。他说:”当然一辈子也可能会碰到一两次没电,但传统燃油车也可能会碰到没有油的情况”。

  对业界较为推崇的电动车换电模式,王传福则持相反态度。在他看来,换电要方便,电池就不能锁螺丝,而强电只有拧上螺丝,电流才可以顺畅通过,但是七八个螺丝一锁,换电就很不方便,方便和锁螺丝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另外,汽车是运动状态,接触键每天来回倒腾,解决运动过程中的可靠性是第二个矛盾。还有,换电要求无尘化操作,车子马路上开来开去,清洁度怎么保证?解决这三个矛盾,从技术角度看现在还是很困难的。

  此外,换电要有统一标准,像手机这么个小东西,发展了这么多年还做不到统一标准,诺基亚的电池不能用在苹果上,摩托罗拉的电池也不能用在爱立信上,汽车这么多厂家,这么大的电池,更不容易做到统一标准。这一系列矛盾解决不好,换电会就有很大安全风险。

  根据王传福介绍,比亚迪最近开发出一项技术,通过软件调整,电机驱动变成一个充电器,全部是交流充电,再没有充电站的概念了,效率也比现在的充电器高。

  ”发展电动车应从城市公交车开始”

  发展电动车,王传福主张首先解决城市公交车问题,因为它们对城市危害最大。全国大约有50万台公交大巴和120万台出租车,尽管只占城市汽车保有量不足2%,却消耗了25%的用油量,排出30%的碳污染。优先促进这170万台车辆电动化,是”把有限财力利益最大化的明智之举”,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此外,公交车路线固定,速度也不快,对重量、体积和价格不是太敏感,晚上不用,充电对电网也有好处,特别适合发展电动车。

  据悉,比亚迪200台电动大巴和300台电动出租车,在深圳已经运行了一年多,情况良好。深圳市决定今年将把电动大巴增加到2500台,电动出租车增加到2500台,另外增加5000台家用轿车试点。

  王传福坚持认为,尽管电动车目前遇到的困难还很大,还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但是电动车一定有光明的前途,我们对电动车的追求决不能动摇。比亚迪有幸进入这个行业,并且在一些方面走在了行业前面,知道应当怎么干,让国家少花钱,少走弯路,比亚迪有这样的责任感。

  ( 编辑/董海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被采访人个人观点,第一电动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程远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10970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33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