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模式-好吧,本文要说的和上汽大众没什么关系,纯属方便理解。1985年,中国第一家合资车企落户安亭,至此,拉开了中国汽车的合资模式,之后北京JEEP、广州标致、上汽通用等陆续诞生。
北汽集团-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总部位于北京,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涵盖整车(含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汽车服务贸易、综合出行服务、金融与投资等业务的完整产业链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滴滴出行-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015年9月9日由“滴滴打车”更名而来。
奇点汽车-是智车优行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全新智能电动汽车品类。首款智能纯电动量产车型—奇点iS6预览版于2017年4月13日正式亮相,售价区间20万~30万元,预计将于2018年正式量产。
麦格纳-全球首屈一指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 28个国家设有335家制造工厂,96个产品开发、工程和销售中心。具备整车工程及代工制造专长,产品能力包括制造车身、底盘、外饰、座椅、动力总成、电子、主动驾驶辅助、镜像、闭锁及车顶系统,拥有多个领域的电子和软件工程能力。
Ok,上述是来自四家企业官方网站或者相关第三方的评述,简单总结一下,北汽集团-体量巨大的中国汽车集团,滴滴出行-体量巨大的网约车平台,奇点汽车-想有巨大体量的造车新势力,麦格纳-全球知名零部件供应商,汽车界的代工皇帝。
四家企业之中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交集,或者说的再透彻一些,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想在接下来的新能源汽车转型之中占得先机。但,从某些角度来看,四家其实也有着一系列竞争关系。
总之,如果我现在告诉你这四家可能要开启中国汽车界的新模式,你会一头雾水。别急,从下面这则新闻先来入手。
路透社消息,2018年7月23日-在中国市场,汽车的未来已经被确定为新能源,身处行业变革中的新人/老人/局内人/局外人,都在寻找合作伙伴来帮助它们自身变得更强大。
记得几天前中德相关企业签署一系列深度合作协议之时,业内大咖在朋友圈里发的那句,没有谁和谁的合作是不可能。诚然如他所说,比亚迪选择了全面开放、吉利选择了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选择了全面开放。
麦格纳国际(Magna International),旨在通过与北汽集团(BAIC Group)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带头转向合同汽车制造业。
而且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北汽集团的电气部门BJEV之外,一个新的合资企业很可能会为滴滴出行以及中国电动车创业公司Singulato Motors奇点汽车制造车辆。不过,要注意的是,该合资企业尚未披露与滴滴和奇点汽车的谈判。
站在麦格纳的角度
麦格纳在今年6月宣布与北汽达成协议,实现了供应商奥地利子公司麦格纳斯太尔的长期梦想,该公司是合约汽车装配领域的全球最大企业,此次与北汽的牵手正是成功将其扩展到欧洲以外。
这是一个恰当的时间节点,在目前的中国市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时机已经逐渐成熟。北京利用行业配额和其他政策使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逐渐向电动汽车市场过度。就在中国,目前至少有50家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其中许多都需要麦格纳这样的企业帮助。
麦格纳官员表示,中国合资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开发BJEV的车辆技术。而据我们得到的消息,麦格纳和北汽的牵手还有望为全新品牌-Arcfox生产汽车,旨在与特斯拉竞争。
不过,麦格纳斯太尔亚洲业务负责人Klaus Drobnak表示,它可以向外部公司提供相同的服务,或者使用与合资企业为BJEV开发的不同平台制造“已开发的产品”,其实背后意思就是,身为代工皇帝的麦格纳,有能力制造北汽的所有新能源车型。
北汽发言人连庆峰表示,中国有一些汽车公司需要优质的制造服务,“其中任何一家都可能成为新合资企业的潜在客户”。从我个人角度,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北汽-麦格纳的牵手,能成为未来很多没有造车资质造车新势力的新代工厂,就像蔚来汽车选择江淮代工产品那样。
关于滴滴想造车的那些事
这个亚洲范围内体量最大的网络用车平台,自收购Uber、战胜最早推出专车业务的神州之后,心里一直有着一个造车梦。
滴滴想拥有自己的车辆,自己的车队,一直都想。
引援路透社消息,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迪迪很可能成为麦格纳在中国的首批客户之一,因为至今滴滴已经与北汽集团达成协议,共同开展定制车辆设计。
不过,这目前只是一大猜测,因为所有消息来源都拒绝透露实际证据,因为他们没有被授权就此事向媒体发表讲话。
截至目前,滴滴出行主导着中国的网约车市场,没有其他企业能与之抗衡,哪怕是财大气粗的美团。2017年,滴滴价值560亿美元,它在考虑一件事,希望拥有自己的车队,专为乘车和汽车共享而量身定制。而且,这些定制化车型将强调乘客的舒适性,和市面在售个人用车不同,并没有主流车型中的高性能发动机、科技配置等功能,因为它们不需要那么快。
知情人士称,滴滴出行的造车梦在滴滴内部已经启动,第一代汽车的内部代号为D1,预计将于2020年部署。它的D2和D3型号也在进行中,尽管它们仍处于早期规划阶段。
不过,截至目前,滴滴拒绝了对这类消息发表评论,只是表示北汽是一个有价值的合作伙伴。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人充满好奇,因为大多数的此类谣言几乎最后都成了真。
不过,从理性角度看,对于滴滴也好,北汽-麦格纳也好,这样的合作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尽管电动车的门槛更低,但从这个满世界抱团、开放合作的汽车时代你就能发现,电动汽车技术所涉及的成本,一样非常昂贵。
滴滴-北汽-麦格纳的合作,意味着几方分摊成本,共享利润。
造车新势力-奇点的不得已而为之?
Singulato奇点汽车,现状是已经得到中国国内投资者和英特尔公司的支持,该公司持有少量股权,与北汽控股公司也有预先存在的合作伙伴关系。
4月25日,北京车展,奇点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海寅在对记者的提问,直接给出了与北汽牵手解决其造车资质的问题。今年的北京车展里,新车型、新融资、新合作、新口号等一系列新动作的接连发布和不断蜂拥而至的媒体让沈海寅有点忙不过来。
对,奇点汽车2016年的计划是,完成融资之后,先有钱,先代工,后期逐步发展成自建工厂。当然,如果你对汽车行业比较熟悉,你也知道,如今卡住新能源汽车投资者们的,不再是简单的资质,而是更多的投资准入门槛。
奇点汽车需要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帮助,因为它还没有监管机构的汽车装配许可证,即使它已经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开始生产和销售其第一款车型,那款名为iS6的SUV。
不过,麦格纳-北汽的新合资工厂,需要根据麦格纳的生产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可能无法立即帮助奇点汽车。于是,在这种情况下,iS6很可能首先由北汽集团制造,麦格纳-北汽可能会在稍后时间接管。
预示中国汽车富士康模式开启?
如果你仔细看过上述我写的所有文字,相信就能发现这一问题。它预示着电动汽车“汽车富士康”的崛起-不要觉得匪夷所思,这已经是汽车行业高管多年来一直在讨论的那个想法。
因为,截止目前,鉴于电动汽车与传统车型相比产量极低(市场占有率个位数),一些公司将装配外包的方式与苹果公司和其他科技公司与台湾富士康的方式相同,也就是代工模式。
代工,麦格纳是皇帝。
1979年,一家加拿大生产车用遮阳板支架起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麦格纳,在格拉茨工厂代工奔驰G级,第一代奔驰G级诞生。
无独有偶,2003年,麦格纳开始为宝马生产X3 ,最早的X3正是麦格纳设计,不是简单的OEM而是更深度的ODM。
2006年,麦格纳斯太尔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工厂共制造了24.8万辆汽车,其中有11万辆宝马X3。因为有了X3的成功尝试,麦格纳2010年开始为宝马生产“MINI Countryman”,2012年开始生产“MINI Paceman”。
眼下麦格纳为主机厂代工项目包括奔驰G级、新宝马5系,捷豹路虎新能源车I-PACE。2017年麦格纳代工营业收入将达27-30亿美元,是实至名归的汽车界代工皇帝。
麦格纳一直在高喊,不想和现在的合作伙伴发生竞争,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它的产品线种类繁多,包括汽车座椅系统、外饰系统、闭锁系统、镜像系统、车顶系统、车身与底盘系统、动力总成、电子系统的设计、工程开发、测试与制造以及整车工程和代工制造。
写在最后:
中国汽车富士康模式=新合资模式?我不知道这样的观点是否有点悲观。
但本质上来看,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模式是原始合资,由外方提供品牌、技术、标准和管理,中方负责生产和销售,通过合资入股的方式使大家绑到一起。
在合资企业中,中方扮演的更多是代工者角色,自1985年上海大众成为第一家合资车企之后,33年过去,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如今是时候变一变了。
30年过去了,核心技术,品牌号召力还是牢牢掌握在外资手里,中方在合资领域挣到了属于自己的快钱。
汽车富士康模式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次代工者不是我们。而这,或许是新合资之路。
来源:汽场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72919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场,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