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很关注社交平台,似乎都可以感受到坦克品牌和比亚迪方程豹之间的“纷争”,如果你不太关注,那我就跟你简单说几句,比亚迪坚持的解耦四驱架构,因其靠前后电机实现四驱+没有变速箱架构和机械放大,和坦克品牌的Hi4-T架构主打非解耦四驱产生了技术路线和越野能力上的争议,后者完全传承了机械式四驱的特性,AT变速箱、液力变矩器、齿轮逐级放大、速比,通过一系列的钢性连接最终传递至车轮。
总之一句话:方程豹说:没传动轴的电四驱也可以越野,坦克说:这玩意不行,危险,可控差!然后这哥俩就开启了“辩证自证”之路。
而就在长城魏建军魏总的一句:越野要慢,这句话之后,两个品牌之间更是再度开启“舆论攻势”,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至于这一点,咱今天不展开聊。
而有意思的是,就在两个品牌在为谁更适合越野这件事儿争得不可开交之时,北京越野发布了全新的增程系列车型:BJ60雷霆版,不仅一改从前的采用了电驱平台,还选择了增程混动的架构,四驱结构也改为了前后双电机实现的解耦四驱。这?难不成北京越野也要服软认怂了?
今天,我就借着BJ60雷霆版(下文统称增程版),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跟大伙儿唠唠,解耦四驱和非解耦四驱,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讲,该何去何从。
BJ60增程版的推出,意味着什么?
放眼望去,中国越野车品牌如今在越野能力这件事儿上,在越野本身,已经站稳脚跟,早已不是十年前遍地日系美系越野车,国产车只能算“板凳队员边角料”的境地,而就在站稳越野阵地之后,对于越野车来讲,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显然,就是要去争取更加广大的“家用车群体”了。越野车进城,成为了中国品牌的“第二阶段”。
既然进城,就要有个城里人的样子,平顺、节能、好开、公路性能好,自然是首位需求。而电动四驱架构在平顺的行驶特性、足够长的纯电续航里程,近可电,远可油这件事上,显然就是天生优势。如果说中国越野车第一阶段,是在具备了必备的越野硬实力之后(非承载、差速锁、机械结构,全地形模式,硬桥),再做出的迎合国情的适配的话(插电混动、增程混动、纯电化),那么越野车进城这件事儿,作为第二阶段,就是反其道行之,先具备纯电车型作为家庭成员在城市中使用的优势,(纯电续航、性能好,可油可电,节能)再适度赋予一些非铺装属性(给配把锁?)就得了。
结合上述,先电动化,再赋予硬派属性,显然要比先做越野车,再赋予电动化的路线,更加适合“越野车进城”,这么看,BJ60的人设和意义也就清晰了。只不过,从我个人角度看,北京越野的这步棋,走得有点晚,太后知后觉了,如果能早进场多好。
为什么是增程路线?我的看法
理想L的成功,我不知道是否给了北京越野以启发,但对于身边不少人来讲,享受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同时,最好又不依赖电!似乎成了不少人的愿景和购买纯电车型时的困惑。没辙,人都是贪婪的,既要又要还要,能理解。
BJ30、哈弗猛龙、深蓝G318、极石01、方程豹豹5,你可以从这些车上看到一个显著的共性:迎合城市用户+用电+又不依赖电。
从这些车的特性来看,似乎都在对应我在上面说的话,先顾好家,再谈玩乐,而BJ60之所以选择增程路线,我认为无非是增程路线可以依托一箱油就实现电车般的使用感受,配合大油箱和大电池,不仅拥有了不错的纯电续航,还可以实现很长的总续航能力,且增程架构在“下沉市场”的表现,我相信北京越野也有不小的考量,比如东北、西南、西北地区,这些地方相对更偏好油车,更不想依赖电,但谁不喜欢电车的驾驶感受呢?多数会喜欢的吧?而增程车型在这些地区的表现,则可能跟大程度的让北京越野得以参考。
换句话说,北京越野选择了油为主,电为辅的路线,这和坦克的Hi4-T有着相似的考量,只不过Hi4-T更多考虑的是越野的底线逻辑出发,增程我个人认为可能关注了更多成本、可控性和技术掌握积累等因素,毕竟你看G318,也是类似,最终至于是HEV、REEV还是PHEV,无非就是基于自身特点和客观情况落地而已。
北京越野解耦化以后,何去何从?
讲真,在上一次车展我见到BJ60增程版的静态实车的时候,我就对这个车产品了好感,原因:外观很迎合新能源诉求,更摩登,不油腻,这一点比BJ30更用心,而内饰氛围上的营造,我觉得也是ok的,足够舒适和温馨,没有那么大的战斗味儿和紧绷感,这就很“城里人”。
而就在刚刚完成的动态体验里,这也是我认为北京越野在近年带来的最有惊喜的车型了,甚至好过最新的BJ40刀锋英雄版,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BJ40、60家族的燃油动力平台,大家也都很熟悉了,不能说多惊艳,但也算比较成熟了,满足作为一个越野车的定位来讲,是没问题的。
但是BJ60就完全不同了,开着它上路,有一种开着“帖牌北京越野”的新势力SUV的错觉,顺畅的电驱驾驶感受和伶俐的加速能力似乎跟过去燃油时代BJ家族很脱节,很撕裂,增程带来的续航优势明显,低头一看,超过1000公里的CLTC续航,这一切都好像跟过去燃油时代的北京越野四个字毫不想干了。
仅从这几点特性来讲,BJ60增程作为一台“进城的硬派SUV”,显然是比纯燃油硬派SUV有更大惊喜和优势的。
借助增程车型的推出,我认为未来北京越野很可能会借助增程车型的加入,改善北京越野的人设标签,原因:燃油版的BJ车型在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上来讲,相对没有那么大的优势,虽然对于更早期的BJ产品来讲,如今已有很大改观,但对于进入第一梯队来讲,还有距离,无论是BJ40燃油版车型还是BJ60燃油版本,不温不火,似乎是很多人对此的评价。如果想跟长城和比亚迪正面竞争一线城市份额,我认为还是挺有难度的。
而如果借助“进城”这件事,似乎对于北京越野来讲,算是个曲线救国的法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坦克家族的Hi4-T车型在城市环境下使用,自身的优势发挥不大,堆满的硬核配置终究不是每天都用的,但从纯城市需求来讲呢,无论是纯电续航、加速能力,还是总续航能力,又没有巨大优势,在这点上,我觉得方程豹豹5相对是占据一定优势的。你再看BJ60增程,5.8s的加速,1200公里的续航,“可以不插电”的增程架构,还带把后锁,我把它通俗理解为理想的穿越版,或者说是极石01的穿越版,好像也没啥大毛病。品控,售价,后续销售政策不拉跨的话,我相信它会更受“城里人”欢迎。
如果BJ家族从此分为解耦序列和非解耦的燃油序列,一个对应城市SUV和?SUV,另一个还主打传统越野,这对于北京越野布局不同的市场领域来讲,肯定是有好利的,消费者也更方便区分,相较于坦克品牌的Hi4-T和长城的Hi4平台,北京越野只能说是又慢了一大步,但好歹跟上了。
回到标题:坦克和方程豹的“论点”在哪
对于BJ60的分析,本该到此结束,为啥我还要拉着坦克和方程豹,这可不是硬蹭,说说我的观点吧。
自从魏总那句越野要慢,这场社交舆论的战争就开始了,其实一点都不难理解,非解耦的优势,就是机械连接,齿轮传动和放大,结合AT变速箱的液力变矩器输出特性,实现的刚性、柔和的动力输出,结合4L结构,不就是所谓的“爬”和“慢”吗!
魏总的初衷和底气,我相信也在这里。
而方程豹豹5的技术路线,重点在于电机的控制能力和冗余问题,因为几乎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机械传动和放大,包括液力变矩器带来的特性,可能有人说了,为啥人家电动越野乐于在沙漠里炫肌肉?人家那不是挺厉害的吗?各种干拔无压力,成佛坡上玩得很6啊!
问题不在车,但当大家的认知有偏差的时候,故障、损坏以及潜在风险,就发生了……如果你身边有从事车用电机的朋友,大可让他们给你科普一下,你就秒懂了!不展开聊了这次,hahaha,拒绝拉踩。
电动越野未来有没有可能达到如今非解耦在越野特性上的能力,我认为是有可能的,但还需要技术沉淀和时间,今天我不想“声讨”电动越野的槽点,未来,电动越野能不能实现“液力变矩器般”的输出特性,能否完全替代机械4L,这还都是未知,但值得期待。
为什么我又要扯上BJ60?
电动四驱和机械四驱的关系,在今天我们可以找到无数类似的案例,适时四驱和分时四驱?谁更好?说得清吗?你应该说,谁更适合我。
增程混动,纯电,插电混动,说得清谁更牛x?不一定吧,也看需求!其实电动四驱和机械四驱,在今天来看,擅长的维度本就不同。
对于电动四驱来讲:与其和机械四驱纠结在复杂工况下的出力和同步问题,倒不如更好的发挥电四驱在加速能力,城市行驶平顺性以及长续航领域,结合更舒适的内饰和质感用料,在城市豪华上搞一搞岂不是更好?其实人设来讲,就更像揽胜和揽运的意思了,只不过走的新能源路线而已。
对于机械四驱来讲: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坦克的Hi4-T从本质意义来讲,就是一台HEV混动的越野车和硬派SUV,只不过在用了更大的电池之后,它有了更好的纯电续航里程,电机打辅的能力更强,结合插电的特性,自然就成了一台PHEV硬派,但其底层逻辑,依旧是传统燃油硬派,或者说,依旧是机械四驱底色的硬派,电机和大电池的存在,只是让它“更迎合时代”迎合新能源,更符合一些“时代需求”而已。
而从BJ60增程的出现,这个“旁观者”显然是在坦克和方程豹的争论中,理想品牌的成功中看到了一些启发,并且坚定了自己的技术路线的,在坦克Hi4-Z还没有定论之前,它能否借助解耦四驱去跟现有的主力选手掰一掰手腕,这事儿,只能等量产落地以后再说了。
不过,换句话说,BJ60增程版的出现,能不能给坦克和方程豹一些不一样的启发呢?偏向城市+兼顾越野。or 注重越野+兼顾城市,坦克会不会从BJ60增程版的身上看到“进城的资本”是什么?,方程豹能不能在BJ60增程版的身上看到“城市之路”的潜力?又或者,谦虚的说,BJ60增程版的出现,会不会多少对它俩产生一些各自的影响呢?
估计看到这里的各位,你们心中是不是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说: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也“打过架”,如今不仅各自找到了自我,还相处的挺好,你们觉得呢?
(文/汽车之家 任博)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家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42252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之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