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美国加强制裁,但别急着看空宁德时代

美国加强制裁,但别急着看空宁德时代

汽车公社

车企纷纷自研电池、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增速放缓、二线电池厂商崛起、车圈价格战激烈,种种因素都决定了,宁德时代在中国市场很难再迎来快速增长期。


于是宁德时代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去年年底,宁德时代员工的电脑桌面被统一设置了一句标语——“谁到海外,谁就是公司的英雄,走出去,到海外去。”


今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又亲自发出了2024年总裁办1号文件——一封出海动员信。



曾毓群在信中表达:国内市场越来越卷,宁德时代的海外市场份额去年追平了LG,仍有较多空间;宁德时代虽然已经成为全球电动车动力电池的老大,但对出海仍有着迫切需求。


但这封动员信被公开后没多久,宁德时代又遭遇了来自美国的出海新阻力。


这个月初,美国相关部门又以“莫须有”的罪名,要求将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列入所谓实体清单,禁止两家公司的产品进入美国。受此消息影响,宁德时代股价大跌,盘中一度跌超8%,收盘跌幅尽管有所收窄,仍跌去5.66%。


尽管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就对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6家中国动力电池厂商下达过禁令,但这条禁令只适用于国防采购,并不涉及福特等车企的商业采购。如今美国将宁德时代纳入实体清单,加大了制裁力度,很难说宁德时代会不会因此成为下一个华为。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大可不必急着看空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早就在海外进行了多点布局,在欧洲、东南亚、日韩等地都已取得了一定的出海成果,等美国市场的依赖整体较小,因而仅就目前来看,美国的禁令想必不会对宁德时代的营收、利润造成太大影响。



加之宁德时代有意识地用技术授权这种出海方式规避政治风险,在地缘政治没那么复杂的市场,想必宁德时代的出海之路会走得相对顺利。


 出海,取得初步进展


2023年,受制于车圈价格战、车企引入二供、三供等等因素,宁德时代的营收端尽显增长疲态。2023年Q2-Q4,宁德时代连续三个季度营收徘徊在1000亿边缘,去年Q4更是极为罕见地营收利润双双同比下滑,形势有些不妙。


但海外市场表现是宁德时代2023年财报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2023年全年,宁德时代在国内实现营收超2500亿,但同比增幅仅7.25%,而与之相对的是,它在海外实现全年营收1309.92亿,同比大涨70.29%。海外市场的营收占宁德时代去年总营收的32.67%,同比提升了约9.2个百分点。


再看毛利率,去年宁德时代在国内销售毛利率为21.8%而同期它在海外销售毛利率为25.19%。


再看装机量、市占率这两项数据。剔除中国市场,2023年宁德时代在海外的装车量达到87.6GWh,相较2022年的50.9GWh同比提升了72.1%;2023年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占率达到27.4%,相较2022年的22.8%提升了4.6个百分点。


虽然这两项数据仍落后于LG新能源,但双方差距在肉眼可见地缩小。2022年宁德时代海外装机量比LG新能源少了15.8GWh,市占率比LG新能源低了7.1%;但2023年宁德时代海外装机量只比LG新能源少了1GWh,市占率只落后LG新能源0.3%。



很显然,相较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具有更大增量和利润空间,而宁德时代此前在海外的投入也正逐渐进入回报周期。


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海外业务表现依旧强劲,并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


3月8日,韩国机构SNE Research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宁德时代在除中国以外的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为25.8%,超越了LG新能源;装机量为5.7GWh,同比增长了28.5%。至此,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宁德时代都是货真价实的“宁王”。


 宁王在政治风险面前的韧性


这自然就引起了一部分政客的警惕。从2023年宁德时代与福特的合作的电池厂被叫停,到今年初美国限制对宁德时代的国防采购,再到这个月美国要求完全禁止宁德时代产品入境,美国方面对宁德时代的狙击真可谓锲而不舍,而且出手一次比一次狠。


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市场对宁德时代海外业务体量的贡献有限,所以美国的制裁当然会成为宁德时代的出海之路上的绊脚石,但仅就目前来看,影响虽有但不算太大。



据某证券公司测算,2024年宁德时代在美国的储能业务占其总利润的比例约为6.22%,失去了这部分利润对宁德时代而言固然可惜,但估计不至于对宁德时代造成致命打击。


更何况,宁德时代在海外呈现出多点布局的特点,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使之在面对政治风险时更具韧性。


有证券公司统计,去年1-11月,宁德时代新兴市场主要增长动力来自澳洲、韩国、加拿大、泰国、日本,分别同比增长190%、140%、100%、300%、50%。与此同时,欧洲也是宁德时代的重要市场,奔驰、宝马、大众、Stellantis等欧洲主要车企都是宁德时代的客户,去年宁德时代在欧洲市场份额达到35.1%,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又提升到40%。在2026-2030年的新一轮欧洲车企定点中,宁德时代也取得了较高的份额。


除此之外,对于出海的政治风险,宁德时代早已有所预料,并事先制定了它认为可行的对策。


此前曾毓群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便表示:“再好的东西走出去也会冲击别人的市场,所以别人就会想不同的办法对付我们,这个局面目前没有办法改变。”而宁德时代想出的对策便是,“教会别人,帮助他们一起把产品做出来”。


比如宁德时代选择以LRS (技术授权)而非投资建厂的方式进入美国。虽然建厂、工厂运营、供应链管理和专利授权服务等由宁德时代提供,但工厂的实际产权掌握在车企手中。在这种模式下,宁德时代的出海净收益预计将减少一半,但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投资和政治风险。



即使美国的禁令连这种合作模式的存在也不容许,但在其他地缘政治相对不那么复杂的地区,这种模估计能降低海外车企、电池厂商与宁德时代的合作门槛。曾毓群在今年的内部信中表示,宁德时代推出技术授权模式后,越来越多国际车企与宁德时代沟通合作,可见LRS模式的确能有效降低宁德时代的出海壁垒。


更何况,随着近年来宁德时代新技术加速落地,如果美国及其他国家强行给它设围栏,即使能如愿打击宁德时代,必然也会提高本国车企的电池成本,正如之前美国军方限制宁德时代,“后续军方都是找第三方租宁德电池,成本是之前的两倍”。


自2022年起,宁德时代每年的研发投入都是三星SDI、SKI On等厂商的几倍,在技术上想必更具优势;且宁德时代的规模大于其他电池厂商,因而其成本控制能力更优。这二者叠加,意味着宁德时代有着其他电池厂商,短期内难以取代的性价比优势。


当然,假如美国继续加大对宁德时代的制裁力度,比如强迫欧洲国家抵制宁德时代,加大对非中国电池厂商的补贴等,宁德时代的性价比优势或许会慢慢消弭。但考虑到国际形势总是瞬息万变,谁知道这样的局面何时会到来呢。至少就眼下来看,我们似乎不必因为美国这波加大了制裁力度,就对宁德时代的未来过于悲观。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33855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48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