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到这个伟大的国家,我都感觉像是回家。”
12月16日,在宝马集团举办的2022年“迎新年线上年会”上,集团全球财务董事彼得博士,如此感言道。尽管此刻,他身在慕尼黑。
2021年对于宝马而言,颇为特殊。首先是集团全球业绩的重新走强:随着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性汽车销售低谷的结束,宝马集团在全球的销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
而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强力拉动效应。实际上,早在全球车企深陷疫情的2020年,也是来自中国市场的订单,支撑了宝马的全球销量。而在2021年,这种拉动也同样重要。
事实上早在2013年起,中国市场就已成长为宝马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单一市场。而恰逢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变局,如何站稳这片市场,并与之一同成长、共同发展,就成为了宝马集团战略的重中之重。
这正如彼得博士在迎新会上宣告的那样——
我们(宝马集团)已经全面升级了“2025中国战略”:秉持“中国优先”原则,将企业战略与中国发展目标保持协同,在新产品开发中优先考虑中国市场的需求,不断强化与中国伙伴的共创共赢。展望2025,宝马集团将在中国加速推进电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与中国保持同频共进。
共创共赢,向着“双碳”目标前进
12345-2025-2/1.5
宝马集团的中国战略升级,其实可以简化到这么一串数字:
“1”指“中国优先”原则(China First);
“2”代表BMW和MINI两个品牌都要扎根中国;
“3”象征沿着电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三个方向坚定转型;
“4”是在北京、上海、沈阳和南京的四个研发和数字化基地;
“5”则表示2022年将为中国客户呈现的5款BMW纯电动车型;
“2025”代表即将在2025年到来的“新世代”车型;
“2亿”和“1.5”分别代表宝马集团到2030年的减碳目标和对《巴黎协定》1.5度控温目标的承诺。
知易行难,计划总是容易的。那么,宝马的实际努力呢?
实际上,为了实现上面这些“数字”中的很多内容,宝马已经在中国默默建设了多年,特别是最后的减排部分。
本月初,宝马沈阳大东工厂的太阳能光伏升级系统正式启动。此举不但进一步加速华晨宝马在华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光伏系统实现的“双碳”减排目标,也将有力支持沈阳地方的年度减排目标。
上个月14日,宝马沈阳铁西工厂光伏二期工程也如期并网发电。该项目结合位于厂房顶部的一期工程,将构成中国目前最大的工厂光伏发电系统。其中仅上月完工的二期的光伏车棚项目,总占地面积就达到了13.91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到16MWp。
在中国,政府早在数年前就已从单纯追求GDP增长量,转向了要求高质量(低能耗、环保)的GDP增长。
而多年以来,宝马集团也一直在推进其中国工厂的绿色计划。其核心就是工厂能源的自给率,这也意味着相关工厂能耗比的不断优化,其创造GDP“含金量”的不断提升。
根据计划,从2021年起,宝马旗下所有在华生产基地中心将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电生产,至2030年,集团在华全部生产线的碳足迹,将较目前缩少80%。使中国的地方经济增长更显质量,正是宝马所能做的。
此外,不止是为生产过程和产业链本身定下严苛的“双碳”目标,宝马在华销售的产品也正在大踏步迈向电动化。
2022年,宝马将在华上市5款纯电动汽车;至2025年,集团销售的纯电汽车产品将占到在华交付车型的四分之一。而集团的全球目标是,到2030年的时候,所有交付汽车的平均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19年将降低40%,减少至少2亿吨碳排放。
“初创车库”,宝马的珍贵礼物
宝马对中国市场的全情投入,不仅体现在对中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配合上,也同样体现在对中国高技术企业的扶持和培育上。
著名的“宝马初创车库”项目,始于2015年,是宝马集团为全球初创科技企业提供的一份礼物。该项目的主要诉求,是通过该项目寻找那些高潜力的初创公司,并从中挑选和自身发展方向或业务相匹配的对象。其根本宗旨是通过这一项目切实帮助那些具有潜力的创新公司顺利进入汽车市场,从而便于宝马各个业务板块,能够接触前沿科技企业。
当然,这个“初创车库”也绝非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其合作模式并非通过投资初创公司获取股权来长远获利。
与风投往往介入初创企业股权甚至管理不同的是,“初创车库”通常选择在那些创业公司的产品、服务或技术尚未成熟的早期阶段,就以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向其提供商业化平台,在验证和优化其产品或解决方案的同时,帮助这些企业获得经营和发展所急需的资金。
所以,“初创车库”不会危害到初生企业的控制和经营权益,以最长远的眼光,谋求企业间的互利和共赢,才是宝马真正的追求。也正因为如此开放包容的态度,宝马集团迅速通过该项目在企业周围构筑起了一个创新生态系统。
如此重要的企业战略,自然不会忽略至关重要的中国市场。事实上,创新孵化正是宝马在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知名的科技类创新企业,例如梅卡曼德机器人、苏州加拉泰克动力有限公司、苏州恒美电子科技、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加推科技,商汤科技、他山科技、衍视科技等,均是“初创车库”项目的受益者。
目前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均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以衍视科技为例,其车载3D全息系统的AR-HUD解决方案,其以车载全息透明显示技术为切入点,集成了包括AR-HUD、全息机器人、V2X,以及车载移动新型多媒体平台等新兴技术。
对于汽车智能化,这项技术对打造以智能驾驶和人机交互为核心的全新生态系统,可谓至关重要。
而商汤科技的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则是构筑下一代汽车智能座舱系统的关键。该方案采用一台红外摄像头来实现多种功能,包括手势识别、疲劳检测、分心检测、视线追踪、驾驶员危险行为识别等,在大幅提升了人机交互智能化水平的同时,也有助于驾驶安全性的提升。
而他山科技和宝马联合开发的以座椅靠背托板为媒介的四层感应技术,能够响应用户的手势唤醒以及悬浮、多指滑触、按压等操作指令,不但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体验,也有助于为下一代车辆提供更多的座舱控制界面。
当然,“初创车库”并不只专注于汽车本身。例如梅卡曼德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全新机器人,就是一种典型的工业机器人,依托3D视觉、智能路径规划等技术,搭配深度学习来训练AI,可以适应多种多样的任务。无论是码垛、上料、定位、分拣,等常见场景,还是装配、拧螺丝等车间场景,该机器人都可以胜任有余。如果该产品能够顺利投入商用,预计可为各类无人车间项目节省大笔的硬件成本。
当前,汽车行业正面临由技术进步推动的重大转型,如果企业想要在汽车行业变革过程中取得发展先机,势必要走向开放与合作。而这也正是宝马在中国打造“开放创新”朋友圈的重要原因之一。
站在次世代的门槛上
“我们将为2030年开始的任何燃油车禁售令做好准备。如果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或是一个国家有了禁售燃油车的想法,我们将提供相对应的(电动车)产品。宝马并不担心这一点(禁售燃油车)。这是否是个好主意就另当别论了,但有需要的话我们是能够提供(相对应的产品)的。”
今年10月,宝马集团CEO齐普策在德国尼尔廷根举办的一次会议上如此表态。
宝马正在加速推进向电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型。对于整个集团来说,上一次规模如此浩大的转变,还是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初,距今整整60年之前。
彼时,宝马集团通过在产品方向上的彻底革新,奠定了这场名为“运动中型车的重新发现”的巨大变革,并为整个集团迎来了一场持续达半个世纪的上升期。
“2022年,集团将在沈阳和张家港迎来三座全新的工厂,并在沈阳投产第二款BMW 纯电动车——纯电动的3系车,进一步提升中国作为宝马集团全球三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地位。”
彼得博士在迎新会上如此宣布道。3系作为宝马集团目前销售量最大的车系,其迈向电动化这一计划本身,就具有非常显著的风向标意义。
当然,宝马的新能源转型决心并不止于此。除了3系的新能源化以外,还有一款具有象征意义的纯电动旗舰车型,也即将在2022年面世。
从历史经验来看,宝马并不畏于这种变化。这正如不久前齐普策所说的那样:“上一次转型最有价值的是坚定变革的态度和决心。今天,宝马集团应该有同样的勇气和胆量。”
运动感,是宝马品牌价值中,最为璀璨的那一部分。但无论是气缸运动时规律性的抖动感,抑或是车辆加速时,由引擎发出的尖利的咆哮声,曾经的这些代表汽车运动感的核心标志物,在电动化浪潮的席卷下,将无可避免地随着逝去的时代而远去。
但宝马已为这一天做好了准备。毕竟,想要呵护我们所挚爱的这个世界,是必须要有所付出的。而抛弃其在燃油时代所引以为傲的一切,毅然拥抱新能源的时代,是这家企业对这个世界有所担当的最直接体现。
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之处,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汽车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这个引擎声渐渐远去的时代,宝马集团并不忧心于自己的未来,因为它已经在世界的东方,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培育这个市场,与中国一起成长,将会为这家百年企业迎来辉煌的未来。此时此刻,亦如六十年前的彼时彼刻。毕竟,宝马集团所主张的共创共赢,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秉持的互利共赢,有着共同的内核。
来源: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4946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