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CBIS2021 | 孚能科技王瑀:双碳目标下,锂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CBIS2021 | 孚能科技王瑀:双碳目标下,锂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盖世汽车

2021年12月14-15日,第六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2021CBIS)在江西·赣州召开,本次峰会以“新动力·新格局:迎接‘双碳目标’新时代”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新能源产业界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和行业机构人士,对一年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相关行业遇到的共性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研判相关技术和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推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电池

以下是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博士关于《锂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探索》的发言:

各位嘉宾,早上好!首先,非常感谢电池中国邀请我们作为峰会的联合主办,也非常感谢峰会主办方邀请我来做报告,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锂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今天我的报告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双碳”目标下锂电行业的机遇与挑战;第二方面是孚能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最后一方面是倡议,倡议上下游锂电企业大家一起凝心聚力,绿色强国。

大家知道“双碳”目标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们国家也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这样一个庄重严肃的承诺。今年“双碳”议题已经变成了非常热的议题,包括电的问题等等都会跟“双碳”这样的目标结合到一起。为什么我们要对双碳进行控制?这个历史背景可能大家都比较清楚,目前碳排放以及碳中和已经上升到各个国家的战略。如果我们对碳的排放不加以控制,那么在未来将会对人类,对能源的可持续,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各个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的“双碳”目标状况和发展中国家不一样。

这个PPT向大家展示了目前历史累计的碳排放和自有碳的控制和剩余碳排放(空间)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2015年之前碳排放是非常多的,2015年之后进入到碳排放方面的控制,碳排放的目标下降得比较快。由于过去工业化碳排放较多,现在他们的剩余空间已经是负数。中国2015年的碳排放会比较多,但是我们2005年之前的碳排放由于工业化的程度不够,碳排放还有很大的自有碳空间,剩余空间还有2683亿吨这样的数字。这个数目都是基于人际公平原则对碳空间进行分配,这个数据的来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对于碳排放来说各个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对未来整个的发展,各个国家对气候控制权方面都有很大的话语权,中国以气候外交提升话语权,贡献中国智慧也上升到了战略层面。对于中国来说因为中国是一个化学能源消耗大国,也是我们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包括之前的酸雨、雾霾等等也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那如何摆脱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安全,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层面的议题。

为了促进整个碳排放政策的实行,如何达到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我们整个产业共同一起研究碳的分配以及碳的一些中和方案,力争占领绿色能源、绿色制造和绿色环境的制高点。

大家知道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来源我们的出行,也就是交通运输;另外我们知道碳排放大户也是我们的能源行业,如发电;另一个方面是取决于消耗方,就是人类日常的使用;第四个方面就是工业

今天我着重介绍一下主要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跟锂电池相关联的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出行,就是我们的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方面碳排放大家也知道,整个碳排放占了大约将近30%-50%,取决于各个国家不同的情况。

要使碳排放降低,传统汽车碳排放问题必须要解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汽车的电动化。从目前的消耗化石能源,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到变成电力驱动减少碳排放。大家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我们的燃油车碳排放为176kg/公里,转化成纯电动车碳排放将会从176kg/公里降到70kg/公里,但是我们也知道电动车要充电,来源于电力系统,目前电力系统中大部分的电力是来源于煤发电和天然气发电,这些发电产生出很多二氧化碳的排放。由于这样的影响,使我们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碳排放并没有下降达到我们的预期,如果我们使用的电都从目前的化石能源的电转换成绿电,也就是太阳能电或者风电的话,那我们的碳排放将会从176kg/公里下降到20kg/公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力推动汽车的电动化,从碳排放角度来说会帮助我们的国家,帮助世界各国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和温室效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会对目前气候变化尤其是冰川的融化方面起到延缓的作用。

在电力方面,大家看这个图,电力方面的用户白天夜间是不平衡的,大家看到的绿色线是我们每天的使用情况,白天的用电量非常大,在夜间和凌晨的时候电用的非常少,但是我们的电网是不可能停下来的,也就是说在夜间有大量的电浪费。由于我们产出的电很大一部分是化石能源发电,尤其是中国,煤炭的发电是非常重要的电力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白天的时候可能出现电不够,在夜间出现电浪费的情况。如果能够把夜间的电拿到白天来使用,这样会提高电网的利用率,同时如果我们使用风光发电,在白天的情况下由于太阳光是只有白天才有,所以太阳光发电在白天贡献非常大,白天可以补充日常的用电。如果我们的锂电池能够帮助我们在白天风光储电之后在夜间供应,能够帮助我们传统电行业在夜间储能白天进行供电的情况下,能使能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时使化石能源发电大大减少,因而可以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当然我们最终的宗旨是用绿电取代“脏电”,也就是用风光发电、潮汐发电等等一系列的生物质发电代替目前的化石能源发电,最终实现电绿色化。所以在这两个方面我们都看得出来储能行业、锂电行业对碳达峰、碳排放这方面的贡献。

作为这个行业的一员,其中很重要的产业链当中的重要一环——动力电池,所以我们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如何实现碳达峰,我们在这方面如何去做,将取决于各个国家尤其中国2030年达峰以及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电池

2019年和2020年、2021年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汽车电动化飞速发展,刚才各位也介绍了今年超出了预期,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接近了25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近达到了15%左右的份额,2025年20%的目标看来会提前实现。我们的碳达峰行动目标是2030年要实现渗透率达到40%,从新能源汽车角度来看40%的实现可能会在2030年提前(完成),这也是我们非常欣慰的一件事。除了中国以外,欧洲各国国家以及美国都提出了燃油车禁止的时间表,挪威2025年要禁售燃油车,2035年有印度、荷兰,2040年有英国、法国、西班牙等等一些国家。各个国家已经把汽车电动化、运输工具的电动化都提上了议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实际上已经把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推到了加速的路径上来。

在能源方面,为了使碳达峰和碳中和能够实现,目前我们国家和世界各国努力的方向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个是在发电侧,第二是在电网侧,第三是在用户侧,来努力实现碳减排、碳达峰和碳中和。

在发电侧方面,比如我们用绿电、光伏以及风电来减少碳排放,因为无论光伏和风电从它自身的产业来说基本是零排放。当然我们用的太阳能光板、风机这些都是通过其他供应链行业生产的,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他们使用的原材料碳排放不是零的。另一方面,通过目前传统行业的发电进行储能和峰谷调频来达到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和提高电厂电网发电的利用率,来达到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但是最终的发展目标还是用零碳排放发电的技术代替传统的发电技术,这里大家看到的光伏、风电、光电、水电等等来代替。

另外在电网侧,也会做出很多的努力,主要是在电网侧当中通过储能设备进行夜间储能白天供电这种形式,对能源的利用率进行提高,以达到节碳目标。

在用户侧,现在用户侧的考虑越来越明显,比如孚能科技为了减少碳排放,为了提高电网的使用效率,在工厂内我们会建立储能设备,比如夜间买电然后白天用在工厂。同时国家也出台了加大峰谷差电价来推动用户方多使用夜间电,帮助我们国家电网帮助电网公司提高效率。

根据国家电网的发布,中国储能新增商业规模2021年到2025年,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我们可以看到在发电侧我们做的工作会很多,另外用户侧也会开始行动,到2025年差不多在发电侧提高两倍绿电的使用,2025年差不多有52.5GWh在用户侧进行改进,提高电网的利用率。在电网侧方面,目前规划和发展的预测现在是不及在电网侧和用户侧。在国家碳达峰和碳排放政策的引导下,整个发电行业在未来5年当中大概对电池的需求会达到140GWh,除了新能源汽车需求以外,在电网侧、发电侧、用户侧大概需求会达到140GWh,以期进一步减少在能源方面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对于锂电行业的影响,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中国大约占了锂电行业需求的91%,韩国大约占了9%。在国际市场上基本上是“三国鼎立”,中国、韩国、日本,其中中国的份额最大44%,韩国37%,日本19%。大家可以看到在2021年之前锂电行业的竞争主要是技术竞争,锂电行业主要是通过技术投入形成技术壁垒,然后用产品赢得客户的需求来参与竞争。但是2021年开始,我们也看到了竞争已经跨越到产业链的竞争,同时也进入到了国家层面的竞争。比如欧洲锂电的本土化,对其他国家锂电企业的进入将要设置一定的门槛,具体的门槛目前还没有出台,但是预计这样的门槛将会建立。我们认为在未来可能会跨越产业链和国家竞争进入到可持续的竞争以及理念的竞争。对于企业来说,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和共同富裕的理念将得到全球各个国家的认同,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碳排放碳达峰这方面技术指标等等都会作为衡量这个企业是否能够进入这个国家,以及赢得客户合同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鉴于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碳指标这么重要,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孚能科技在过去几年在这方面的思考以及实践。

大家知道锂电行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产业链比较长的行业,这里包括原材料端,从矿山资源到原材料的制备,再到运输,再到整个电池的生产,再到B端客户的组装、制造,再到终端客户的使用,以及梯次利用、回收,最后再回到材料端的制备。要使整个产业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整个产业链形成共识,这样才能实现整个锂电产业链的碳达峰碳中和。锂电行业对整个碳达峰碳中和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出行汽车以及储能方面,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整个锂电制造行业也存在着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如何实现这样的生产运营绿色化,供应链的协同降碳,这些议题都是我们锂电行业需要思考的。

为此,我们2019年9月份在全球成为第一家和戴姆勒一起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共同宣言,将成为全球第一家在2024年实现锂电生产的碳中和,2039年将实现戴姆勒整个福利上的碳中和,以实现对社会服务、社会责任、生命共同体的责任。我们碳达峰的思考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一个是碳资产的管理,第二方面是负责人的采购,第三个方面就是循环经济。

从碳资产管理方面,首先我们要进行有组织层面的碳足迹核查,这就是ISO14064,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多少碳,用什么标准进行计算,识别出来主要的耗能设备与工艺,针对性进行技术改造或者是重新设计。同时我们也参与整个国际上在锂电行业碳足迹行业标准的制定。第二方面主要是采购方面,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如何降低碳排放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包括人权、环境、职业健康、商业伦理等等。同时另外对供应链进行溯源,要了解他们整个生产过程当中所有对环境、社会、社会治理以及碳排放的所有源泉的分析与计算。最后在循环经济方面,我们进行设计以及探讨:一如何使我们的材料能够循环使用,二如何降低污染排放;三如何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的消耗。

从过去我们将近5年的实践当中,我们发现如果是我们能够从设计端就将碳排放这样一个概念引入到整个建厂过程中,我们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如果只是对现有的设计和厂房进行修改改善等等,这个成本还是非常高昂的,所以我做出这样的曲线。所以我们建议合作伙伴能够及早开始做这方面的策划以及设计,尤其在新厂新的工艺、新的设备采购过程中能够考虑到碳排放这样的因素,首先做目标设定,设定要求、概念,在解决方案方面能够考虑到碳排放的因素,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以及在未来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可能会受益。

我们预期碳排放碳达标这样的指标将会融入到未来以产品竞争力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碳排放不达标:一可能会不能够参与一些项目的竞争;二可能会付出额外的碳排放的成本。

我们2018年开始对镇江厂就碳排放和碳达峰的要求,对镇江厂做了总体的规划与设计以及摸底,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到几个方面的因素,这里包括房顶太阳能管的布局来节省电能,用废弃的蒸汽来代替电能,用在比如制冷、制热等等一系列的厂房与设备上。利用再生能源、绿色电源驱动镇江工厂所有的动力;另外在厂区建立储能设备以缓解工厂对电力的需求以及提高电网的效率方面,我们大概做了这几方面的考虑。对工厂内产生所有的废气以及其他的废气排放做了严格的要求以及循环使用。从这几方面的考虑,非常幸运地是在2021年正式投产的镇江厂中对碳排放进行了严格的测算,以及同认证部门进行认证验证,非常荣幸的是我们在2021年第一季度生产开始就得到了第三方DEKRA颁布的碳中和生产认证。由于采用了前面所说的几项措施,使我们全年可以节省标煤3441.2吨/年,另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329.6吨/年,减少硫化物排放72.8吨/年,也就意味着我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每年种了83万棵树这样的效果。

其中一个减碳很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使用的电网无论在欧洲、美国、中国其中一部分是化石能源的电网,碳排放不可能达到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在欧洲和美国,为了使碳中和达到目标,其中就需要跟种树公司进行合作、投资,用种树所产生的碳指标来中和生产企业的碳排放,这是其中的一个。左边这个就是我们得到的碳中和证书。

我们在过去4年在镇江碳排放碳中和的践行,希望我们过去4年的努力能给我们的同行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经验和数据。对于孚能科技来说,未来碳排放、碳中和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们希望2025年制造环节碳排放降低80%,新工厂效能提高15%,2035年绿电占100%,营运车辆新能源化100%,到2060年全世界实现碳中和。

那么如何实现碳中和要跟国家整个发展也是有关系,因为锂电行业是个用电大户,在电的方面我们相当于需要得到国家的支持才能全面实现。大家也看到在锂电行业包括元器件行业也逐渐朝西南转移,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那里有丰富的绿电资源,包括风光、水电。

下面是我们的一个倡议,大家知道我们的产业链非常复杂,这里从矿山到原材料到电池组装,同时我们的组装设备又是来源于设备制造厂,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电力,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在这里我们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使我们的锂电行业碳排放最快实现碳达峰,以及提前实现碳中和,为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贡献。我们希望得到绿色能源供应链伙伴的支持,同时也得到循环经济伙伴的支持。在座可能有一些公司是做循环经济的,比如格林美等,同时也会得到绿色物流伙伴的支持,比如用电动类的车或者用船运来改善运输,帮助我们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构建绿色合作平台,打造绿色产业联盟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希望大家能够形成共识,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在政府支持下,在科研院所的协助下,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同车企、同行业大家一起共同努力,集众智谋发展,瞄准我们行业的瓶颈问题,聚焦要素,高效破局,打造绿色标准,推动绿色产业认证,使中国能够成为绿色产业碳达峰碳中和供应行业的一个引领者、标准制定者。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仅作为参考资料,请勿转载!)

来源: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815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27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