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36氪 杨逍
近期,36氪获悉车载AR显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思华创近期获得由梅花创投领投,前海母基金、野草创投跟投,老股东东方富海追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aythink)成立于2019年,是车载AR显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Raythink拥有多项专利,其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产品主要用于轨道交通和乘用车场景,且都以前装方式接入。在乘用车市场,目前其产品已经实现基于BMW i3实车的上车装配,在轨道交通场景,Raythink和轨道交通通信设备Tire-1央企中国通号达成战略合作。
在乘用车车载市场,高端汽车产品普遍具备HUD (抬头显示Head Up Display)功能,但显示范围非常狭小,仅显示简单的车速、导航、娱乐信息。而AR HUD可以显示在路面上投影实景导航信息、提供路况/路标提示、驾驶状态等信息,将不同的信息分散地与实况环境融合显示,最小化分散驾驶员对行驶环境的注意力。
市面上的AR-HUD抬头显示主要通过挡风玻璃投影的形式呈现,存在显示规格较低,显示画面狭窄,可显示信息量有限的痛点;且成像景深较浅,虚像距离挡风玻璃大概仅2~4米,司机需要不断更换视角判断真实场景和AR场景,有视觉疲劳问题。
Raythink提供 AR-HUD 系统集成能灵活对接地图与服务数据的SDK,提供方便用户的接口以集成GPS、摄像机、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其他ADAS传感器件,车企只需将其集成到汽车系统中,便可实现安全导航、安全驾驶和交叉路口提醒等需求。
在呈现形式上,其AR-HUD具有可量产、大FOV、距离远的特点。这意味着,AR中的导航提示、安全提醒等信息能与真实环境结合。目前,公司已实现了基于BMW i3实车的AR HUD上车装配,FOV测量结果达到23°以上(测量位置在距离挡风玻璃900mm 处),VID 达到15米以上,持续进行路测达到12个月。
乘用车场景产品界面图
此外,Raythink研发光萃微晶格专利,无需使用消除成像重影的PVB楔形模,能较大程度降低主机厂装配AR-HUD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上车门槛。
Raythink CEO 卢睿告诉36氪:“低配的打磨玻璃单价在1000元左右,高配的玻璃就需要4000-5000元了。而这个成本,一般由客户自己买单”。
轨道交通行业强调以故障为导向的安全,AR产品主要为驾驶员提供轨床状况、地控信息、安全提示、前方环境及紧急状况提示等信息。
在轨道领域,Raythink和轨道交通电子设备领域唯一Tier-1公司中国通号达成合作,开发结合主动安全防护系统的AR-HUD产品,加载在座舱中。
加载A-cam项目后,以识别2km外障碍物为基准,列车驾驶员和调度信息员将具备最长可达48秒、最短13秒的安全决策基础时间。
卢睿表示,该产品正处于工程验证阶段,预计2021年完成交付。
针对不同规格和不同的体积要求,Raythink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形态。目前市面上产品的视野大多在4~10度,Raythink的mini版本在10-15度,常规版本在15度;广角的 AR-HUD,即AR-HUD PRO能看到20度以上的成像画面。
Raythink从光学、硬件、结构、软件4个层面做了产品提升。
在光学系统上,光源模块PGU需要足够小才能保证光学系统足够小,为此,Raythink开发了OpticalCore®️技术与模组。该技术基于LBS空间成像显示,具备成像清晰度高、亮度高、发光效率高、功效低的特点。
软件上,针对增强现实技术需要在动态驾驶过程中,和导航定位、ADS系统、车标安全等结合,实时、准确地成像的难点,Raythink自研 AR Generator SDK,进行准确的实时的空间成像。而且Raythink会针对客户定制化需求,快速开发符合要求的场景、图标等设计。
硬件和结构上,结合光萃微晶格技术,其产品的整个光路系统较小;且去掉了楔形模设计,较大降低BOM成本,也简化了客户的生产过程,为HUD规模渗透打开了空间。
从行业情况来看AR-HUD的设计制造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Nippon Seiki、大陆、电装、伟世通、博世、法雷奥、华阳等;另一类为HUD初创科技公司,国外主要有:WayRay、NAVDA、EXPLORIDE,国内主要包括:未来黑科技、乐驾科技、途行者、疆程、点石创新、衍视、京龙睿信等。
Raythink CMO 袁博告诉36氪:“目前市面上主流的PGU技术主要是DLP技术和TFT屏幕技术。相比之下,投影镜头式的DLP技术方案,投影和模组体积较大,且该技术的DMD芯片由TI垄断,成本高,车厂较少选择该技术路线。TFT模组基于LED背光技术的屏幕发光技术路线,很可能有聚光过多带来的烧屏风险,且TFT体积较大,散热大,功效大。我们在为客户服务时,会根据客户所处阶段和需求,配备不同类型的技术。”
公司业务方面,Raythink营收主要来自轨道交通和车载两个商业板块,预计今年的营收将突破数千万。
据悉,Raythink在2021年2月完成A轮融资,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轨道交通实验室、HUD量产建设以及车规级认证。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作者:36氪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49932
以上内容转载自未来汽车日报,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