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都跟随特斯拉,那就没有超越它的可能性。从马车到诺基亚,无数次变革证明,颠覆你的永远不是对手,而是思维模式。”12月30日,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战略升级发布会现场,在满怀壮志地说完这句话后,李鹏直接“卸任”了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的职务,带着他认为能够“颠覆特斯拉的思维模式”,开启了下一次征程——长城旗下高端智能车项目SL。
原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李鹏
转身下台的李鹏,似乎也在无意中,为这场发布会画上了一道人为的分割线:在线这边讲的是过去的故事,“三智融合”研发理念、PLM+ULM双轮驱动、DOCK硬件生态等三大行业首创研发模式,一一展现着长城汽车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所做的努力;线那边的主角则是未来,从高端智能模块化技术平台长城·柠檬,到专业越野平台,再到覆盖所有品牌的整车智能系统咖啡智能,长城正计划着如何从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变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出行科技公司。
而在奔向那个最终目标之前,长城先为自己制定了几个“小目标”——3年时间,3个领先,做智能时代中的领导者。
3年抢占行业高地
刚刚提到的“小目标”,正是长城此次发布的“331战略”,即利用三年时间,用户规模实现行业第一、用户体验评价最好、场景功能覆盖率最多。
“3年,成为智能驾驶领导者”,在这个十分艰巨的目标下,长城每一年都必须向前跨出一大步。为此,长城也为接下来的三年分别制定了年度任务。
2021年,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的L3级能力智能驾驶,中国首个配备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具有NOH(高速自动领航辅助驾驶)能力的自动驾驶;2022年,实现中国辅助自动驾驶用户量最多,中国最大算力计算平台的智能驾驶,中国首个复合场景达到L4级能力的智能驾驶的目标;2023年,则成为中国场景覆盖最多的L4级智能驾驶。
三年时间,要实现从L3到L4的跨越,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23年,我们能否见到一款真正算得上L4级智能驾驶的汽车,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在这之前,我们或许可以先来看看咖啡智驾的技术水平达到了怎样的程度。
通过介绍,我们得知,为了逐步实现“更像智能驾驶的智能驾驶”,咖啡智能打造了全球首款真正的自动驾驶全冗余量产平台。所谓的“全冗余”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即多源异构的传感器架构、双控制器冗余、架构冗余、双电源冗余、制动冗余和转向冗余。
其中,特别要说的是多源异构的传感器架构,因为与很多企业一样,为了加强感知能力,咖啡智驾也将固态激光雷达装上了汽车。8个毫米波雷达、8个摄像头、3个固态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的传感器配置方案,使得车辆能够实现0.05度角的分辨率,并且能够识别130米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按照长城的介绍,性能将达到市面上普通无人车机械激光雷达的5倍。
似乎量产激光雷达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标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包括小鹏、蔚来在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宣布将搭载量产激光雷达,而可以预料的是,明年又将迎来一场“谁是首个”的争夺大战。
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谁第一个搭载激光雷达似乎并不那么重要,毕竟“眼睛”只是一个工具,能用这双“好眼睛”干什么,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所以,现场也特别提到了咖啡智驾在几大场景上的突破和开发。比如,在大车同行、锥筒避让、限速行驶、过收费站等巡航难点场景方面,咖啡智驾已经实现攻克,同时,围绕着路形变道、避障变道、多车变道、城市自主变道等变道场景,咖啡智驾也在进行开发。
而在这些场景落地的背后,体现的实则是一套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能力和学习能力,决策和学习水平越高的系统,也就越“聪明”,与“老司机”的行为能力也就越接近。在这方面,咖啡智驾构建了5层结构的场景体系,其中每层结构各出一个维度单元组合成具体某一场景的切片,多个连续的切片构成连续的场景,通过扩展、添加每层结构中的维度单元以及对每个维度单元进行更细分的特征定义,组合出越来越多的场景切片,从而学习越来越多的新细分场景,最终通过简单响应动作收敛所有场景。
除此之外,咖啡智能还独创了AIFEED功能,即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主动学习、适应用户的驾驶习惯以及用车场景,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携手高通、华为,百万级体量优势凸显
细细看来,这是一套十分全面的软件系统,用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张凯的话来说,就是“除了OS和芯片,我们全都自己做了。”那么,在介绍完自己做的事情之后,芯片和OS的事,长城则交给了高通和华为。
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张凯
从现场长城与高通签订的协议中,我们可以看到,到2022年,长城将在其高端车型上率先采用具备强大算力的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这一平台采用了可扩展且模块化的高性能异构多核CPU、高能效AI与计算机视觉引擎,以及先进的GPU,可支持多个等级自动驾驶场景并提供领先的散热效率。在两块高性能芯片的搭载下,算力可达700+TOPS。
而在长城与华为的合作中,后者将提供前者以MDC为基础的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并积极配合其完成智能驾驶所需的感知组件(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等)的各项评估和测试。
与此同时,与高通不同的是,除了使用华为产品之外,长城还将与其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服务和大数据以及出行服务等方面全面战略合作,在这样的基础上,长城汽车后期OTA升级的能力也将持续优化。
不过,比起这些漂亮的指标和优秀的硬件,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数据的回收数量。
曾不止有一位专家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智能驾驶赛道,AI数据才是王道。一次交流中,在智能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人黄明明也谈到,“我们发现,AI的算法其实没那么重要,只有高质量的数据是有用的,那数据怎么产生,你得有车在路上跑,所以第一步必须要把车卖好。”
而在这一点上,作为一家连续四年销量突破百万台的车企,长城目前有着包括特斯拉在内,很多车企完全不具备的优势。
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总监甄龙豹也坦言:“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超低的AI迭代成本以及超快的AI迭代速度。作为车辆规模达百万级的巨型玩家之一,长城汽车将会在数据成本及迭代速度的长跑比赛中,获得极大优势。”而据悉,咖啡智能将首先搭载在WEY品牌全线产品之上,后续再向其它品牌车型扩展。
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总监甄龙豹
事实上,长城汽车此次提出的智能驾驶战略,或许也给了许多传统车企一个启示,毕竟与那些凭借互联网起家的新势力们相比,传统品牌在销量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倘若能抓住这一点,在稳定销量的基础上进行转型,逐步实现数据的回收与利用,那么在向L4级自动驾驶高地冲刺的进程中,传统车企或许真的还占据着更大的优势。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蕊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35120
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违反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1700118019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