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广汽传祺第二代传祺GS4上市发布会刚过,一些社区评论中就开始讨论起车载微信。
这是车载微信第一次官方宣布正式装车上线,这也意味着车内社交迎来了一大转折点,抛开原来系统的车载电话,车载微信终于在车内找到了一个适合的位置。
一键收发信息,一键接收位置,看似比车载电话更加方便的车载微信在一些讨论群聊中不时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
开车发微信安全?
一语让大家陷入深思。
不过,智驾君认为这一点担心更多是个人的猜想,毕竟这款刚刚上市的新车,除了媒体试驾外,消费者也难在第一时间接触。
众所周知,当前,车载在线视频、车载小程序、车载在线定外卖等一系列新车载App正在陆续装车,而微信聚合了10+亿流量,在车端也需要一次重新洗牌,甚至弯道超车的机会。
这一刻,车载微信也做好了十足准备。
在11月22日的广州车展上,中汽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智能汽车车载通讯软件测评报告》,报告认为,最符合用户、市场和驾驶安全标准的车载通讯系统,要以先进的技术,提供人机交互方式,驾驶员能够安全操控、便捷通讯,避免分散注意力,保障驾驶安全。
也就是说,未来的车载软件必须要进行一次安全评测。
此次报告以微信车载版为例,并且评测团队与手机以及其他车机通信设备进行了对比性测试。
以下是针对车载通信软件的测试流程图:
按照执行难度和执行占用时间,测试优先级为:安装测试、配置测试、性能测试、安全私密性测试、容量测试、强度测试、故障恢复测试、基本功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
这一次很全面的测试。
据介绍,安装测试和配置测试目的在于验证软件能否在多个车载系统上兼容,能否成功安装。
性能测试目的在于验证软件比手机用户响应时间更短,软件响应时间在可允许范围内,实现软件比手机用户更安全、更便捷的理念。
安全私密性测试目的在于验证车载通信软件的私密性理念,通过数据安全性、语音反应等测试验证系统较手机用户更为私密。
容量测试和强度测试目的在于验证软件在一定的并发条件、极限条件下执行的正确性。
故障恢复测试目的在于发生或将要发生故障时,软件具有一定的容错性,能自我纠错,并维持稳定正常运行。
基本功能测试目的在于验证软件的基本功能,确保能够进行正常必需的沟通交流,以及对软件所列功能的全面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目的在于验证软件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性,驾驶员发送指令后软件能正常执行。
这里,我们以大家最为关注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测试为例,根据中汽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解释,安全性和私密性测试侧重于两个关键方面:安全性,指对数据或业务功能的安全保护,包括本地记录不能长时间保存等,私密性,指对于驾驶员座位声音大小的测量和多座位共同发声的反映情况。
此次测试范围主要针对数据安全性技术,技术标准包括:
1.使用一段时间车载通信软件后关闭软件,在系统里查找本地聊天记录。
2.使用一段时间车载通信软件后关闭软件,同时关闭车辆电源,然后重新启动车辆,在系统里查找本地聊天记录。
3.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保持车载通信软件不退出,离开车辆,15min之后重新返回车辆,在系统里查找本地聊天记录。
开始标准:车载显示系统已启动
完成标准:1~3. 本地聊天记录均查找不到
测试重点和优先级:1>2>3
值得注意的是,需考虑的特殊事项需要操作系统的底层操作权限以查询本地聊天记录。
测试结果显示,使用者的本地聊天记录不会保存,本地文件无聊天记录留存,能够较好的保护用户隐私,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通过定义的指令或按键能够完成微信手机端所具有的联系功能,除去朋友圈、红包等紧急性不高的功能,使用难度小。
驾驶安全性测试方面:通过眼动仪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微信车载版有效提升用户视线对前方道路的聚焦,在不同场景下,使用微信车载版的用户,视线聚焦前方道路的比例提升至94.7%,都要高于手机电话所对应的主路面注视比例(72.70%)。
同时,微信车载版在信息交互条件下对于主路面的注视比例(91.89%)要高于手机信息所对应的主路面注视比例(65.20%)。
报告显示,“这说明使用微信车载版服务后,驾驶员对前方道路的注视比例显著增加,右下方手机区域和多媒体区域注视比例减少,驾驶员具有更多的决策时间来判断道路状况,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改善驾驶员注意力分散问题,使其更加专注于前方驾驶。”
这也间接说明,软件可以通过方向盘物理按键、语音两种方式直接操控,能够使驾驶者通过语音交互和听觉来接发信息,不需要在驾驶状态时转移视线至手机,且短期屏蔽联系人功能能够保证连续多条消息不会对驾驶产生影响,保证了驾驶员在驾驶状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除了安全性,报告还给出了车载通信软件安装测试、性能测试、安全私密性测试、容量测试、强度测试、故障恢复等方面定义车载通信软件的评测维度,对车载通信功能是否完备、性能是否稳定、交互是否友好等方面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微信车载版软件性能测试方面:功能性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强度测试、容量测试均通过。
具体来说,用例通过率 95.16%,车辆静止状态下语句识别成功率 96.33%,唤醒成功率 95.33%。车辆行驶状态下语句识别成功率 92.67%,唤醒成功率 90.67%。
车辆静止和行驶状态下语句打断成功率均 100%。
可以说,开车过程中使用车载微信要比使用手机安全度更高。
从测试数据可以看出,以微信车载版为典型的车载原生通讯软件,能够有效减少用户使用手机和车内多媒体造成的视线转移和注意力分散,有助于驾驶者专注于前方路况。
作为车载通讯软件领域首份权威性评测报告,中汽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从性能、功能、安全私密性、容量、强度、驾驶安全性等多个维度定义了车载通讯系统的评价方法,为安全、稳定、私密的车上通讯产品设计提供了参考标准。
腾讯智慧出行事业部副总裁钟学丹表示,“车载微信安全一直是我们致力于去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提出这个产品的时候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打磨它,希望更多的是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沟通需求,而不是鼓励大家在车上聊天、沟通。”
中汽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智能网联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部长张部长张琳琳对此表示,“多次使用该软件后,其测试结果会更好。”
报告称,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电子设备等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用户习惯实时互联的生活方式,在驾驶过程中因短暂失联而产生“离线焦虑”,引发了车载设备智能化市场需求的增加。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主要依靠感官及时地获取周围道路的交通信息,外界各种动态因素都会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严重的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报告引述数据称,25%~5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因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引发。
根据统计分析,各种感官给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数量的比例分布如下:视觉占80%、听觉占14%、触觉占2%、味觉占2%、嗅觉占2%。”报告称,视觉系统是驾驶员获取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渠道。
为了能够在有效的车内空间中应用这些通信软件,整合统一的人机交互界面就成为必然趋势。
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也指出,传统车企要主动与IT企业的全面深度合作。
最后,智驾君也亲自体验了一把车载微信上手效果,首先在车载系统和方向盘按键上你会找到带有微信头像的按键和App软件。
与网页端微信登陆相同,车载微信每次登录之前,需要使用手机扫描中控液晶屏上显示的二维码,再在手机上点击确认,才能登录。
而退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车载微信,找到退出界面,屏幕点击即可。另外一种是直接在手机微信界面上,找到退出界面,点击退出按钮即可。
车载微信登陆成功后,你不会在车载系统中找到车载微信的主界面,只有通过方向盘物理按键和语音唤醒两种方式调出车载微信的功能,从菜单显示来看,目前只支持查看未读消息、发微信消息和拨打微信语音通话。
值得注意的是,这上述三种功能都可以直接通过语音操作。
除此之外,车载微信还支持接收位置分享,当收到一条位置提醒时,可通过物理按键进行查看。
此时,车辆中控屏幕会显示位置信息并且会语音自动播放位置信息,并且提示“你可以开始导航”,当进行开始导航后,会自动推荐几条最佳路线,并进行导航界面。
整体体验来说,车载微信可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使用起来也非常顺手,当然,如果驾驶者认为车载微信不安全,完全可以不登录,这种需求都是互相选择,不过,个人认为,车载微信还是可以减少手机使用率,毕竟当下微信已经成为社交与工作的主要软件。
当然,接下来的第一个问题是:车载微信能开启的市场究竟有多大?
来源:AutoR智驾
作者:诺一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04559
以上内容转载自AutoR智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