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战”,是当前高精地图行业最典型的特征,传统图商、BAT,以及初创公司、华为等新锐竞相博弈。“百花齐放”的格局,也为日后的兼并融合埋下了伏笔,而政策导向性的力量将会发挥更关键的作用。商业模式尚不清晰,高精地图行业充满着未知变数。至今年7月,华为获得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为止,已有20家图商具备了高精地图的采集和制作条件,未来究竟又有几人能走到最后?
30秒快速阅读:
1、封闭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网络及自动泊车是高精地图三大应用场景,同时甲级测绘资质将成稀缺资源。
2、高精地图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中,向头部聚集是未来发展趋势。图商的挑战在于战略决策和地图生产力。
3、公私合营的“1.5级供应商”将成图商的未来形态,扮演基础平台公司角色。软件层面应当开放,让企业展开差异化竞争。
高精地图资质很可能会收紧
进入2017年以后,高精地图行业逐渐升温,短短两年内获得甲级测绘资质的企业就新增了7家。由于地图资源涉及国家战略安全,资质门槛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四维图新副总裁黄维远表示,高精地图资质应该不会全面放开,因为管理上存在难度。
“资质在未来会变得‘价值连城’。”晶众地图副总裁兼智能网联地图事业部COO杨柯指出,一方面,资质的审批周期会越来越长;另一方面,企业申请资质或许会从零开始,比如先申请乙级资质,过两三年后才有资格申请甲级资质。
从目前各家企业所探索的场景来看,高精地图也分化出了“三张图”。其一是面向封闭高速公路场景,诸如高德为通用凯迪拉克品牌车型所提供的,覆盖全国超过30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地图服务;其二是面向城市道路网,包括快速公交道路以及封闭测试园区等;其三是代客泊车(AVP)场景。
杨柯认为,当前阶段下,封闭高速场景的竞争最为激烈,多数图商在这片“红海”里厮杀。停车导航一直都是刚需,尤其是对L3、L4级高度自动驾驶而言,“最后一公里”反而是自动驾驶的“第一公里”。
战略决策和生产力成为图商的挑战
纵然已经有20家图商获得了甲级资质,但实际上真正具备高精地图生产能力的并不多,并且高精地图的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之中。传统导航地图企业一般是通过售卖License(技术授权)获得回报,而高精地图却极其看中实时更新,因此售卖License+服务费成为了其中一种商业模式。
杨柯认为,除售卖License+服务费的形式外,还存在另两种模式。其一是收取研发费用,比如研究院等机构向需求方(主机厂等)收取相关开发费,协助完成地图的研发;其二是License的“翻版”,一次性收取相应服务费,授权需求方使用三年或五年不等,不考虑车辆数量规模,统一布置高精地图。
高精地图产业方兴未艾,行业整合也是发展趋势,向头部聚集的效应适用于任何领域。腾讯高精地图产品总监谷小丰称,“高精地图作为信息服务当然是越集中越好,同时也要保持竞争,所以2-3家是比较可能的格局。”尽管如此,未来在以几家头部企业为主的竞争格局下,图商之间并不一定完全是竞争关系,不同层次的合作、不同维度的补充也是有可能的。
商业模式仍不清晰,再叠加车市下行和行业整合所带来的压力,图商也面临着极大挑战。如同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中,指挥官的战略眼光是决定团队存活的首要因素。打败诺基亚的并不是三星。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图商需要了解更多来自供应商和需求方的变化,展开更为前瞻的布局,对于企业来说这是战略决策方面的挑战。
此外,高精地图产业极其依赖数据采集,却又不单纯依赖劳动密集型的采集能力,技术实力才是企业走得更稳、更远的保障。杨柯称,升级地图的软件生产力也是图商面临的一大挑战,即让地图生产变得更快、更精准,同时质检流程更短,并提高良品率。生产力决定图商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决定效率,而效率又影响着成本。
黄维远表示,在企业发展道路上,数据的生产成本将会给图商带来很大压力。可见,在高精地图市场竞争中,生产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5级供应商会出现 但不影响产业链竞争
在高精地图行业走向整合的进程中,还有一种可能同样值得注意。作为一个与国家安全密切挂钩的自动驾驶“基础设施”,高精地图被私营企业完全拥有或许不是最优的存在形式,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也曾提出“1.5级供应商”的构想。
具体来说,1.5级供应商可能是公私合营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扮演着介于Tier 1和Tier 2之间的基础平台公司的角色,类似于城市中的水力和电力等公司一样。黄维远对此表示认同,1.5级供应商在未来是有可能出现的。
对于主机厂而言,更加关注的是竞争差异性,而不希望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被集中在一家供应商手中。杨柯认为,相比起一家独大的“强关联”(可以理解成“绑定”)来说,以后更有可能出现多元发展的“弱耦合”方式。
未来,高精地图的发展趋势是与车路协同相互结合,既能通过路侧设备实现高精地图的实时数据更新,又能将来自云端的地图数据分发给车辆,一举解决了高精地图的两大痛点。基于高精地图未来的发展方向,杨柯认为,如果在硬件层面能够统一,由一家企业来牵头做标准化工作是值得期待的,然而就软件层面来说,应该将竞争松绑,让市场多一些活力。
此前,李克强也称,基础平台公司只做底层、中间层,竞争层会腾挪出来。提供协同支撑作用并没有影响产业链竞争,主机厂、Tier 1和Tier 2仍有足够的空间展开博弈。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 鲍彬斌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03480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之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