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评论
  4. 美国“自下而上”新能源运动的启示

美国“自下而上”新能源运动的启示

腾讯专稿 丁华杰

  10月24日,纽约、加州、麻省等八个州的州长一起宣布,将在2025年达到330万辆”零排放”汽车保有量,来借此改变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媒体又报道,目前这八个州约占全美23%的市场范围,另外,备忘录拟将发展的”零排放车型”,目前市场有八个汽车制造商生产,其中九种纯电动汽车,两种燃料电池汽车和五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美国州政府主导的”自下而上”新能源运动,比起此前的美国”百万新能源汽车计划”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态势用于分析新能源汽车在美国的趋势,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

  这则消息出来后,民众给予最多的关心,还是这项政策能否成为真?汽车企业能够在这个政策层面中起到什么样的角色?政府如何去保证这些政策不会半途而废?综合起来,笔者简要分析三点。

  第一,企业的发展模式给予政府更多信心。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角,应该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这点毋庸置疑,美国这八个州政府之所以能够签订这样的备忘录,并且是在美国联邦政府年初宣布的”放弃之前制定的百万新能源汽车计划”十个月后,联合起来宣布比原来的计划更加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这并不是意味着州政府如何如何有能耐,虽然联邦政府刚刚关门了多天,但是联邦政府的信心更多地还是来自于当地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从最近的媒体关注度,或者市场方面的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新能源汽车,目前在一些细分市场或者一些特定的商业模式已经被消费者接受了。这是难得可贵的,因为这样的消息意味着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在特定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具有了续血能力。

  大家都喜欢拿特斯拉汽车的商业模式作为例子,事实上,这几个月来,笔者关注的计划北美汽车媒体,几乎每天都有这个企业的信息,一举一动,牵动了诸多民众和媒体的眼球,这样的关注度,可能只有当年的苹果才能与之匹敌。

  当然,也正是这种商业模式给予各州政府信心,他们才敢能使用相应的纳税人的钱去发展这项事宜,才敢联合起来去制定更加庞大的计划,签订该规划的备忘录。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对比来讲,我们自己的市场上也在相应的商业模式,这些模式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自己的人群,前段时间,有朋友谈山东的低速电动车的发展,在市场有着很大的接受度,这点笔者没有进行考证,但要明确一点,每个国家经济发展基础不一致,能够适应的商业模式也不一致。在我国发展的一些汽车制造商也需要给予更多的考虑。

  第二,八州长的新能源规划细节还需要落实。

  事实上,很多人可能和笔者持有同样的观点,就是针对这种州政府提出来的规划,能否实现,能否实现?这个占据美国五分之一市场的350万辆新能源汽车如何进行计算得来,这些都很重要。

  笔者此前也谈到过,就是新能源汽车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大家有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更加细化一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应该归属到个人还是政府。

  当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多的是公益性质,因为对于个体消费者来言,车辆最根本的用途是交通,而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这个基本功能上面没有根本的改变,所以,这个时候,发展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成本上升,都意味着消费者对于这个产品带来一定的负面考量。

  当然,我们经常说,为了环境问题的解决、为了温室气体的解决,但是大道理归结到细处选择上,都意味着不太牢靠,这个时候来言,笔者的建议,如果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去引导这个市场,都需要担负更多的责任去进行引导,这也是笔者一再坚持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需要政府主动承担的主要原因。

  当然,回到”八州长新能源汽车规划”上,如何细化制定各个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数量、安装计划等方面,这些才能给予民众信心去购买这项产品。更进一步来讲,这才能去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动去扩充相应的产能,如何这些解决不了,或者没有明确的计划信息,意味着我们所有的这些工作,还属于纸上谈兵。当然,包括笔者在内,更多地期待的不仅仅一个备忘录,而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规划。

  第三,新能源汽车”务实发展”需成为各界共识。

  前几天看到科技部万钢部长在考察长安汽车的时候,谈到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笔者多年来一直努力为混合动汽车”正名”,也力争这项技术并不是过渡技术,并且在一些城市工况、公共交通领域,这项技术的在成本上、技术上和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万部长谈到这项技术,并且积极鼓励,这项技术确实到了大力推广的时间,这也是多方综合考证之后,比较务实的发展路子了。

  当然,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是简单地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来自多个方面,比如说政府、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消费者属于最终的验证者,在这个领域比较主动的方面是汽车制造商和政府,如果政府已经将态度务实起来,汽车制造商也应该制定更加务实的发展规划。这不再是能够让政府欢喜的一纸文书,而是能够真正投放让消费者认可的几款产品,这点不知道当下的诸多的汽车制造商们是否有了充分的准备。当然,如果准备不充分,我们也看到了,前不久政府劝退的若干家汽车制造商,这些是任何一方都不想看到的。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丁华杰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23160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47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