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使车辆进入系统从传统的锁钥系统发展到了无钥进入阶段。无钥进入以电子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机械钥匙。目前在车辆进入系统领域中随着对相关技术相关市场及汽车安全的多重安全验证需求的增加,使无钥进入技术有了明显的需求增长趋势。无钥车辆进入系统包括远程遥控无钥进入和被动无钥进入系统两种方式。
目前远程遥控无钥进入系统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同时,被动无钥进入系统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快速增长,并超过远程无钥匙进入系统的需求。随着该领域的技术不断发展,被动无钥进入系统也为供应商和主机厂提供了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无钥进入系统的供应商有大陆、天合、三菱电机、德尔福、Atmel、欧姆龙和电装等。随着被动进入技术的最新发展,未来可能更多会通过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等进入车辆。
无钥进入系统不仅在乘用车中受欢迎,在商用车中也开始流行起来。业界相信,商用车行业的未来越来越多地将围绕车队管理服务的方向发展。例如,博世为商用车市场的特殊要求开发的 Perfectly Keyless 系统,该系统为车队管理提供了很多便利性,因为车队经理不再需要协调复杂的钥匙切换或手动调整设置。
此外,虚拟密钥可以在未来集成到常见的车队管理系统中,进一步简化流程,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使用者利用移动服务访问共享车辆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许多主机厂已经成功推出了这样的系统,尽管还只限于乘用车领域。丰田通过其当地经销商 Servco Pacific 在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提供汽车共享服务。该服务采用丰田专有的移动服务平台和 Toyota Connected North 开发的应用。“Hui”app 支持一系列车队管理工具和驾驶员识别、身份验证和支付管理。
但这种车辆访问系统的主要问题是虚拟钥匙的安全性问题。他们容易受到数据损坏、盗窃、通信信号拦截、黑客攻击或病毒等威胁。因此,必须要以与网络银行相同的安全级别安全地保存密钥。此外,使用移动应用程序进行车辆访问仍然存在风险,因为应用程序的安全级别可能不足。主机厂和供应商正在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例如,大众已开始使用 Trustonic 应用程序保护(TAP)平台和 Trustonic 的可信用户界面(TUI)功能来保护“ We Connect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并确保敏感信息和密钥传输请求得到安全显示并要求在可信设备上用户进行真实身份验证。
现在人们也可以进行在线租车,通过智能手机上的虚拟钥匙从最近的停车位进入车辆,服务提供商根据使用时间向客户收费。2016 年底,丰田推出了 Smart Key Box,这是一款蓝牙设备,可以让用户在智能手机中解锁汽车并启动发动机。该设备是为汽车共享服务而推出的,并像智能密钥一样运行,但使用智能手机来访问车辆而不是物理钥匙。但丰田在汽车共享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竞争对手。例如,福特在伦敦的GoDrive,特斯拉计划推出自己的汽车共享网络,通用的 Maven,戴姆勒的 Car2Go 和宝马的 ReachNow……Hiyacar 和 Turo 在其无钥技术系统中使用了大陆的 Key-as-a-Service(KaaS)解决方案。Hiyacar 与大陆合作,将大陆的技术用于自己的无钥系统Quickstart,确保Hiyacar汽车共享中车辆和乘客的安全性。此外,Hiyacar 还使用面部识别作为额外的安全层,确保只有经过验证的驾驶员才能使用配备 Quickstart 的车辆;Turo与大陆合作推出了一项名为“Turo Go”的功能,允许用户使用由大陆的 KaaS 解决方案提供支持的 Turo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进行预订、定位和解锁汽车。Irdeto 和I dneo 共同为电动车提供安全的 Passive Entry Passive Start(PEPS)系统。主机厂将 Irdeto 的 Keystone 与 Idneo 经过验证的硬件平台集成在一起,实现了快速简便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通过 iOS 或 Android 设备上的用户友好和自定义应用程序实现远程车辆访问和远程凭证管理。两家公司声称,新解决方案为主机厂提供了“从一开始就内置了安全性的完整产品”。
VOXX Automotive 的“ Phone-as-a-Key ”允许驾驶员使用智能手机作为车钥匙。他们去年与 UniKey Technologies 合作,采用了 UniKey 的蓝牙定位功能、通信和安全的云服务专业知识。两家公司开发了支持蓝牙的移动应用程序、车辆传感器阵列和云基础设施,可以让驾驶员无缝访问、使用和共享他们的车辆。
无钥进入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像印度与中国这样的新兴发展国家会成为这项功能的重要增长引擎(共享经济模式盛行)。早些时候,由于价格的问题,这项技术还主要用于高端和豪华车型,但现在已可以在各种级别的车辆中普及。由于对消除物理钥匙的复杂性及车辆共享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车辆进入系统技术预计在未来几年会经历技术升级,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进入车辆的方式。而新技术也为该领域的供应商提供了许多机会。
来源:新出行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jishu/94422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出行,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