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里,在“第二(二)条”中提到“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停车设施,加强充电、加氢、加气和公交站点等设施建设”。即是说,除了充电、天燃气这类新能源、清洁能源车外,氢燃料燃料电池电池车也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车型之一。
言外之意,虽然目前世面上流行的多是插电混动或纯电动车,但未来会加大对更清洁燃料——氢燃料能源汽车的推动,这无论对于车企还是大众,都在释放一种明确信号,有利于国人上下一心,为这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
尽管有人认为当下我国氢能源汽车存在技术瓶颈、相较美日韩等国滞后、氢能源储备运输难度大、加氢站扩建或改建成本高、汽车售价高等不利因素,但笔者认为这只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就像当初传统燃油车刚刚兴起,一辆桑塔纳就得20多万一样,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而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观念越来越开放,或是通过政策、市场倒逼车企在技术、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改善,氢能源汽车未来大有可为。
目前,市面上也能看到一些氢能源汽车的身影,通过它们,也或多或少能看出各家车企在氢能源汽车方面的优势。
01
丰田第二代Mirai计划2020年推出
2014年底,丰田推出了Mirai,据称Mirai是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
相较纯电动汽车,这款车具有“加氢时间短、续航持久”的优点,其最大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
这款车与之前发布的FCV概念车几乎完全一样,而且为了减小风阻,特意将前挡风玻璃倾斜度加大,看起来更动感。
Mirai所使用的高压氢气被储存在车身后半部分的高压储氢罐中,减压后的氢气进入驾驶室下方的燃料电池。该款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可达650V,发出的电能通过变频器升压后供电动机,使其最大功率可达113kW,最大扭矩为335N·m,最高车速为200km/h,百公里加速约10s,满足日常使用绰绰有余。
但据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款车一直以“手工制作”的方式生产,产量跟不上,且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对于消费者而言,售价高达40多万元仅能购买一辆低配车型,接受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而且,有消息说,尽管这款车推出已近5年了,但全球销量还不到1万台。
然而,好消息是:丰田计划在2020年推出第二代Mirai氢燃料电池汽车,并计划到中国市场试水。
02
最近,现代基于ix35打造的氢动力汽车NEXO好消息不断,一是NEXO刚刚在国内完成了首次路试,二是现代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代量产型NEXO韩国国内订单已超过5500辆。
虽然NEXO是基于ix35打造,但外观上几乎看不到ix35的影子。前脸采用倒梯形格珊搭配“地平线”车灯设计,车尾有“Fuel Cell”标识彰显其独特身份。为了减小空气阻力,采用了隐藏式车门把手,且D柱上的“Air curtain”也可从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涡流从而改善行驶阻力的效果。
NEXO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氢燃料电池、电机、储氢罐以及高压锂电池等。燃料电池是最重要的动力部分,而位于车辆后方的1.6kWh的高压锂电池则主要负责燃料电池的启动、车辆起步,以及为其他电子配置供电和与燃料电池一起驱动。新车最大输出功率为120kW,最大扭矩为395N·m,百公里加速9.2s,最高时速可达179km/h。且据官方测试结果,其NEDC续航可达866公里,加一次氢仅需3-5分钟。
而对于大众最关注的安全问题,NEXO特意采用了3个储氢罐分开储存,分别位于后座及后备箱下方,每个储氢罐在70Mpa压力下可装约2kg的氢气。为了提升安全性,NEXO使用的储氢罐外层为碳纤维,可承受高压、激烈碰撞,并具有长时间承受高温火焰的特殊涂层覆盖。
安全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话题,也是氢能源汽车的瓶颈,现代汽车在这方面的一些经验或许值得大家参考。
03
格罗夫——中国首款氢能源汽车
提到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车企参与了氢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如上汽、长城、吉利等。但笔者在网上搜了一下,曝光最多的就是这台“格罗夫氢能源汽车”。
这台车面世于今年3月份,由武汉资环工研院研发,并自称这款大型豪华SUV车型为“中国首款氢能源汽车”。
从外观上看,这款车的确挺炫酷,如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材料、低趴的车身姿态、简洁的大灯与中网设计,还有4扇剪刀门,尤其提升回头率。
因为该车仅仅是一台样车,所以无法得知内饰、配置等详细信息。但根据“官方”的说法,新车续航“可轻松超过1000公里”(笔者震惊了!),这个成绩即便放眼全球,应该也算得上首屈一指。而且,该车计划在2020年实现量产,首先在一线城市推出,并于2022年前推向全国。
虽然,这还仅仅是一辆样车,正式上市时间也实在难以预测。但无论如何,从中也可以看到我国在氢能源汽车方面实实在在的努力。希望中国的氢能源汽车早日面世、日趋成熟,走向世界!
编者按:充电或加氢5分钟,续航600公里。对于新能源车,许多车主都希望能像传统燃油车一样。相较纯电动车,氢能源汽车被认为更容易实现这一目标。但于氢能源车而言,又存在氢能源获取成本高、运输与储存安全性要求高等短板,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基础建设方面的政策扶持、车企的技术突破、消费者的支撑,还有最重要的是等待、担待,相互之间给予一些宽容。
来源: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jishu/100595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