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环退去,何以蜕变?
在业内,五菱的标签是“村车”“街车”。或许有人会看不起宏光,也或许会认为其出身“贫寒”。但在数据面前,再多偏见都撼动不了“神车”的地位。
这是今年前五月的全国MPV成绩单,尽管车市不景气,但五菱宏光5月单月逆势同比上涨4.56%。前5个月的151天里,它共卖出160631辆,平均每81秒卖出一辆。基本把其他MPV“按在地上摩擦”,神车还是神车,处变不惊,一骑绝尘。(注:此处还未包括五菱旗下的宝骏360和宝骏730销量)
近日,证券时报·车资本现场调研了上汽通用五菱的关键零部件(包括发动机)供应商——五菱汽车(00305.HK)。包括五菱和宝骏在内的主要车型,五菱汽车贡献了大量关键总成。简单来说,五菱汽车撑起了五菱和宝骏两个系列车型,也撑起了“神车”的名号!
“神车”脱胎于五菱汽车
先来讲讲“神车”厂商上汽通用五菱与五菱汽车的关系。
正如上图,上汽通用五菱目前是五菱汽车的关联方。
2002年,上汽集团、美国通用、原柳州五菱(五菱汽车前身)三方共同组建上汽通用五菱,其中由柳州五菱剥离乘用车业务注入合资公司。此后经历一系列重组合并,逐渐演变成今日的股权格局。
据证券时报·车资本现场观察,五菱汽车为上汽通用五菱供应的零部件包括且不限于:发动机总成、座舱模块总成、门盖、座椅总成、制动系统、后桥、前地板总成、前围板总成、前大梁总成、后补下车体总成、消排系统、前副车架总成、后独立悬架总成以及前后保险杠总成等。
不难看出,除变速箱总成外,五菱汽车为上汽通用五菱供应的零部件几乎可以拼出一辆整车。五菱汽车之于“神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事实上,五菱汽车的整体营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发动机业务、零部件业务以及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业务。
如图所示,上述三项业务营收在2017年占比分别为14.1%、68.4%以及17.6%,而到了2018年,三项数据变为了10.4%、61.8%以及27.8%。
销量的下滑与“自立门户”
头顶“神车”光环,但总有褪色的一天。
五菱汽车对上汽通用五菱的单一客户依赖度犹如“达摩利斯克之剑”,悬于头顶。
据证券时报·车资本统计,2013-2018年期间,五菱汽车发动机业务中,来自上汽通用五菱的收入占比最高时达到82.4%;零部件方面,早在2013年就已高达81.4%。
时至今日,悬在头顶的剑似乎要掉落了。
证券时报·车资本从五菱汽车的财报中发现了这么几组数据:
1. 仅发动机业务,五菱汽车在2018年内向核心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额达8.84亿元,同比下滑48.3%。
2.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在2018的收入为93.48亿元,较上一年减少15.2%。净利润为1.43亿元,较上一年下降56.9%。
3. 2018年内,由于上汽通用五菱营销重点转移,开始集中推广使用自家生产的发动机1.5T之车型,故NP18型号的发动机销量急剧下滑。从2017年录得的12万台下降至4.2万台。(注:NP18发动机为五菱汽车发动机业务最重要产品)
我们再来看这两张图:
由此不难得出下列结论:
1. 作为五菱汽车的单一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整体产销量出现下滑,拖累供应商五菱汽车的整体业绩。
2. 2018年,上汽通用五菱在发动机总成方面采用了替代品,导致五菱汽车发动机总成的供货量出现下滑,其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14.1%降至10.4%。
3. 五菱汽车对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额从2017年的110亿元下滑至90.8亿元,累及五菱汽车重中之重的零部件业务出现下滑。
显然,上汽通用五菱整体销量下滑和替代品的出现,开始倒逼五菱汽车“自立门户”,改变单一客户依赖的局面。
“车市的寒冬没那么快过去,毕竟行业规模巨大,下滑会是个缓慢过程,这同时也是个行业洗牌过程,对国产品牌尤为如此。”五菱汽车董事局主席袁智军对证券时报·车资本说。
对于五菱汽车而言,到了求变以顺应洗牌过程的时候了。
未来增长亮点:大客户拓展和新能源
我们先来看看五菱汽车这些年靠什么赚钱?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五菱汽车主要依赖为上汽通用五菱供货的发动机业务。
但在2015-2018年间,五菱汽车的发动机业务收入占比从26.92%降至10.41%,专用车(含新能源)的收入则在2018年跃升至27.76%,公司收入结构变化明显。
这说明,“神车”最核心的供应商五菱汽车近两年一直在未雨绸缪。公司发动机业务下滑产生的空白,由零部件业务和新能源汽车业务填补。
在最重要的零部件领域,五菱汽车有意平抑其对上汽通用五菱的依赖,公司走在拓展其他大客户的路上。
袁智军介绍,公司分别在贵阳和重庆设立了子公司及生产基地。其中:贵阳生产基地集中为吉利汽车供货,产品主要包括驾驶舱和仪表板;重庆生产基地则逐步为长城汽车供货,产品目前主要为车架等零部件产品。
“如果顺利,希望今年这两方面的营收能够占到整体10%以上,”袁智军对证券时报·车资本表示。
在专用车(含新能源)领域,五菱汽车2018年实现营收41.97亿元,较上年增加48.2%。实现净利润4039万元,增长约14.7%。2018年整年,五菱汽车共售出11.02万辆专用车,较上一年增长47.5%,其中1800辆为新能源汽车。
袁智军预计,2019年,新能源汽车会略高于去年,预计整体收入能够占到营收20%。
联手强者,升级核心竞争力
其实,若拉长时间轴观察,就会发现五菱汽车早已开始酝酿变革,其法宝就是与强者联手。
2017年下半年,五菱汽车通过与佛吉亚新设合资企业,先后完成座椅、内饰业务的分拆整合,随后又与该公司在自动排气控制系统业务方面进一步整合。
据悉,佛吉亚脱胎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聚焦汽车座椅、排气控制技术系统及汽车内饰、外饰系统四大业务板块,业务遍布全球34个国家,在全球拥有300个生产基地和30处研发中心。
据佛吉亚预计,2020年后,自动排气控制系统合资公司年产值将超过6亿元,到2022年,汽车内饰系统产品将实现营收13亿元,而座椅合资公司年产值更是有望突破20亿元。
2018年4月初,五菱汽车又与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及系统供应商——美国车桥制造国际有限公司(简称“AAM”)签署合资合作协议,联手打造汽车传动系统高端产品。
据了解,AAM是全球性的汽车传动系统的一级供应商,业务涉足全球17个国家,拥有超过90个据点(包括工厂及技术中心),为全球700多家客户设计、开发并生产用于多种车型的传动系统和动力传动系统及相关部件和底盘模块,是最早在中国开始SUV四驱系统国产化的公司。
同年4月中旬,五菱汽车附属公司五菱工业与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的领头羊——ABB工程有限公司(简称”ABB”)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应用技术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涉及车身自动化生产线、电机总成、传统动力总成以及新能源电池组生产线等汽车制造工艺流程。
据悉,ABB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是最早来到中国市场的跨国机器人企业,更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提供汽车制造四大工艺解决方案的企业。
此外,去年8月,五菱附属公司五菱柳机与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联手推进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据悉,新能源电机控制器系列产品计划年产能将达20万台套。
尽管上汽通用五菱需求仍较强劲,但“神车”光环褪去趋势已明,五菱汽车正在蜕变。
事实上,在调研过程中,董事局主席袁智军还透露了个小愿景——入列深港通标的股。
五菱汽车目前市值7.38亿港元,9.15倍PE,当前港股零部件企业PE均值约为10倍。而港股通对与市值的标准为50亿港元。从这个标准看,五菱汽车还有很大差距。
接下来的任务,正如袁智军所言,未来将通过提升公司利润,最终达到提升市值的目的。
“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改善就没有进步”,这是五菱汽车生产基地里的一句口号,其实细想,质量这不正是“神车”存在的基石吗?未来五菱能否再造“神车”,或可拭目以待。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车资本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94087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