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拿到了一台小鹏 G3 红色顶配版,距离今天超过了一百个小时。
在过去一百个小时内,我当然不是每时每刻都开着它,但除了必要工作外,的确将时间都耗在了它上面。
从充电、续航、动力、底盘、NVH 等传统项目,再到自动泊车、召唤、小P 语音助手、ACC、开门迎宾等智能感受,除了撞车,凡是能摸能试的我都去尝试了,并最终汇总为下面 51 条报告。
大致分为三电、驾驶感受、外形内饰、智能体验、娱乐体验、OTA、隐藏应急方式等七个大类。
在报告前,先说下这款车的基本情况:
2019 款小鹏 G3 尊享版,全系顶配,3 月前版本(也就是还没有 A 柱摄像头与行车记录仪,目前据说都有),综合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 19.98万元。
尺寸:4450 mm/ 1820 mm/ 1600 mm/
轴距:2610 mm,紧凑型SUV
动力:第二代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输出 145 kW( 197 PS)/ 300 N·m
纯电续航:351 km/ 365 km( NEDC 综合工况)
电池容量:47.1 kWh/ 47.6 kWh
充电速率:快充 30 分钟充至 80%
电池类型:液冷恒温三元锂电池组
风阻系数:0.3
驱动方式:前置前驱
0-100 KM/H 加速时间:8.2 s
整备质量:1585 kg
总行驶里程: 813 km(其中一半是我贡献的。)
测完的总体感受是:
一辆续航实、能耗低、导航准、可玩性高、驾驶体验与非智能汽车区隔巨大的智能纯电动汽车。
第一大类:三电
虽然 G3 与其他车的区隔主要在智能上。但三电领域的表现其实也不错。
测试显示,它的表显消耗里程与实际消耗里程的比值是 1.1:1 。换句话说, 365 km NEDC 续航的 G3 在满电情况下,广深高速正常行驶,可以跑出 310+ km 的续航成绩。
说下三电测试的环境:
往返点:广州番禺祈福医院——深圳龙岗信义嘉御山五期
出发时表显总续航:320 km (非满电)
空调:全程空调,四档最大之后调整为二档,间或启动空气净化
驾驶模式:经济模式+动能回收中+方向盘助力轻柔
驾驶速度:全程 ACC 为主,如限速 120 km/h,则定速 115;如限速 100 km/h,则定速 95km/h;但广深间的高速公路车多拥堵,平均时速不高。
路况:去程全程高速;回程高速 50%,城市快速路 50%。
1、续航:
续航情况做了个表。在广深间高速正常行驶时,G3 的表显消耗里程与实际续航里程的比值,大概在 1.14-1.16:1 区间。但再次提醒下,由于广深间的高速公路车多拥堵,有大量缓行路段,因此平均时速不高。
2、百公里能耗:
详情看图。14 kwh百公里、 13 kwh百公里又或者是 15.9 kwh百公里,均是实际路测结果。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虽然一路压着高速限速行驶(如前说明,120 定速 115),但广深两地的高速路线比较拥堵。因此,这并不代表 G3 在匀速 120 公里每小时的实际能耗。
我是在周六下午到晚间进行测试的,属于比较拥堵的时段。整体能耗会偏低。
补充说明一个情况:有一段高速公路区间测速,大概 20 公里左右。G3 车载高德导航最后统计的平均时速是 93 km/h,当时表显平均能耗是 14.7 kwh/百公里。
与已提车早期车主交流,得到的高速公路能耗大致在 15 - 17 。
3、时速误差:
仪表盘显示时速与高德导航口播时速,误差大概在 5 公里每小时左右。也就是仪表盘显示 120 公里每小时,口播会是 115 公里每小时。
4、充电功率:
我分别在三个不同快电站进行了充电。最高充电功率去到 62 kw。最大电压去到 420V 以上,最低电流是 10A,大部分时候电流在 110 A 到 157 A 之间 。
极限测试后(剩余里程 21 公里,不足 10%),再次在一万响的快充站充电,24 分钟补电 144 Km。充电功率在 50 Kw 浮动。
此外,G3 这款车大概在 90% 电量下都能有较好的充电功率。
我的感觉是,充电超过 310 公里续航后会出现涓流模式,电压虽然还在 400V 左右,但电流会下降到只有 10A,也就是 4 kw 的充电功率甚至更低。
从 310 km 或者 90 %充满到 365 km或者 100%,需要多消耗 1 小时 30 分钟。我是不会等的。(没有试过慢充。)
5、专属充电桩:
62 kw 最高充电功率,我是在小鹏汽车广州萝岗优托邦商场地下车库超充站录到的。我还分别在劲客与一万响充电站进行了充电。劲客的功率很低,大概只有不到 30 kw;一万响最高可以去到 54 kw 左右。
费用上小鹏专属充电站的费用最低,大多在 1.6 元、1.5 元一度电,而且还送两小时免费停车;一万响是 1.8 元一度电(均包含服务费) ,不送免费停车。
考虑到从 7 月 1 日起小鹏汽车专属充电桩五折充电,小鹏汽车超充网络的优势会比现在更大。(关注微信公众号「电动星球News」,后台输入5z,查看小鹏汽车5折充电的消息。)
何况还有专属权益;小鹏超充站现在有地锁,车主通过 App 能解锁。
6、充电桩地图:
G3 在导航页有「屏幕内充电站」的选项,App 「充电」也是一级菜单。
App 搜索充电站,专属充电站及部分合作充电站会显示价格、充电桩状态、现场图片与详细地址,其他的则没有;车载导航页内的「屏幕内充电站」,也都能显示价格、充电桩状态等等信息。
7、充电停车:
国产大部分纯电动汽车,充电口都在车头位置。小鹏 G3 也一样,快充口位于车头左侧。由于超充站的充电线都不够长,所以必须车头朝内停进去。
车头朝里的停车方式,大部分中国人都难以驾驭。譬如,小鹏汽车优托邦商场地下车库超充站第四个桩位,就属于极难停进去的桩位。希望有朋友能去试一试自己的驾驶技巧。
8、隔夜掉电:
这个简单测试了下。
周四夜间做了记录,周五早上送小孩,间隔大概 9 个小时。启动时续航跟前夜一样是 253,但行驶 1.8 公里后,显示续航减少到 250 。属可接受范围。
G3 用户手册上有段提醒很重要。大意是如果长期停放,需确保电量保持在 30% - 35%,而且连续停放超过一个月,建议每 1 个月对动力电池进行一次充电。
这样看来,小鹏 G3 的 24 小时掉电率是小于 1% 的。否则,不到一个月就会彻底没电。
9、要不要装家充桩:
考虑到从 7 月起小鹏充电五折。如果原本就没有固定停车位,就别折腾了,可以不装家充。
我自己的算盘如下:
小区临时停车位 150 元一个月,地下车库停车位 450 元一个月,还需另交物业管理费。两者差价在 300 元以上。按照小鹏超充站 1.5 元一度电算,相当于 200 度电;按照五折 0.75 元一度电计算,相当于 400 度电。 而我一个月是用不到 400 度电的(按照G3电池容量,意味着充满八次以上)。另外,我小区内还有其他家的超充站可以补充,广州很多商场目前也都建有充电桩。所以,当销售询问我是否安装家充时,我选择了保留一年权益。 蟹老板
第二大类:驾驶感受
10、动力:
小鹏 G3 采用的是第二代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输出 145 kW/ 300 N·m。虽然百公里加速去到 8 秒、肯定不是暴力车,但起步时依然会有比较强的推背感。
令我意外的是,其中后段的加速有明显优化,感觉从 110 公里提升到 150 公里每小时的动力输出没有肉的感觉,动力输出的后劲明显增强了。
我选择的模式是「经济+动能回收中」,没有感觉到「晕」。部分原因,我觉得是 G3 的动能回收是与刹车绑定的,照顾到了燃油车的驾驶习惯。
如果选择标准或运动,动力会更加灵敏。不过,可能我年纪大了,感觉 ECO 模式已经足够了。
11、动能回收:
动能回收有高中低三个选项。
在模式选取经济、能量回收中、方向盘助力轻柔的情况下,整辆车给人的感觉很像燃油车。
虽然很多人推崇「黄金右脚」,选择「高」能量回收、电门松紧来控制刹停。但必须说句,当 G3 刹车与动能回收联动时,已经没必要小心翼翼地去控制电门力度。
而「高」能量回收的劣势,是一旦完全松开电门、车辆突然减速会带来的不适感。
12、方向盘:
G3 的方向盘是 Nappa 真皮的,大小比较合手。助力上则分为「轻柔、标准、运动」三类。
这三类我都试了下,「运动」、「标准」给我的感觉都觉得有点重,因此选择了「轻柔」。在低速或者倒车时,轻柔模式下的方向盘的确容易转动,但到高速行驶时,却也会变得比较重。
这个轻重拿捏,是比较犯难的。希望在后续 OTA 时,能带来更优的调试手感。
是的,「轻柔」模式开久了方向盘也有点重。
方向盘除了控制方向,也集成了多种 G3 快捷操作。
左边是手动调整音量(滚轮)、切换音源、选择歌曲。
右边是仪表盘内容选择(通过滚轮)、手动唤醒语音助手、挂断电话(通过滚轮)等。
集成了奔驰的「怀档结构」。上手非常容易的。觉得可以调整的是这个 ACC 启动拨杆,稍微再上点会更顺手。
13、灯光:
G3 装配有光剑 LED 日间行车灯,平常已经够亮,需要打远光灯的时候较少。
光线自感应的情况下,你默认配置就好。我基本上没有动过灯光设置,觉得足够用了。这也是智能汽车的一个特性。
附带一句,目前 G3 没有自动雨刷功能。但看配置表,自动雨刷功能后续会通过 OTA 升级。
14、视野:
G3 拥有 1.889 平方米的全景式前挡风玻璃,整体视野非常通透,而且没有全玻璃天窗常有的压迫感。但有一点,它的 A 柱有点粗,在拐弯时需要留意下弯角位。
15、玻璃天窗热不热:
昨天中午暴晒了下,会觉得热。开起来后之后还好。它的空调还是比较强。现在官方与淘宝都出了相应的配件,也就是遮挡前挡风玻璃的东东。广州目前还算凉爽,如果去到酷暑.....建议提车后入手一个。图片我就不贴了。
16、悬架、滤震:
G3 采取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结构,经过英国米拉公司专业调校。
调校整体方向是偏硬。好处是支撑力到位,开起来灵活;对细碎路段滤震到位。但是,这个悬架结构也决定了在过大坎时需要慢速缓过,否则会硬。尤其是后扭力梁的结构,对舒适性是有一定影响的。
17、座椅:
它家座椅的包裹性很好,运动感很强。虽然没有座椅按摩,但可以调整腰部凸起位置。对于我这种腰部有劳损的人而言,这样的贴合调整会非常实用。
有车主说感觉填充物偏硬,但我觉得,「贴合」比「软」更重要。任何座椅,坐久了都会觉得累。因此贴合、包裹,会比「软」重要。再说了,G3 座椅再硬,有早期 Model X 的硬?
51、刹车与 Autohold:
(补充到这里,是实在不想去改编号了,大家见谅)先说 Autohold ,G3 的 Autohold 非常好用。很多时候,在停车线前我不知不觉就启动了。
后来专门研究了下,发现 G3 的 Autohold 不像其他车,譬如奔驰那样需要轻重脚。在刹停车辆后,只需要轻轻一踩就能激发。
刹车时的整体感受是前端偏硬、中端偏软,希望能后续调校改进。
18、NVH:
静谧性个人感觉不一样。譬如,我就觉得 G3 低速时的行人提示音,比高速时的路噪难。但有人特别喜欢,我也只能留着。
至于 G3 整体的 NVH 表现,我觉得是中规中矩。
中低速时比较静谧,高速时声音感觉是从底盘传出来的,相对会比较大。这个「相对比较大」,跟同级别燃油车比起来,还是优胜的。
当然,还是要指出来。批评有助于进步。
19、后排空间:
G3 的后排空间,两个人富裕三个人挤。就 2610 的轴距而言,利用得已经比较好。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后排中央座枕。
在长途路程中,谁坐中间位置谁知道不足在哪里。
20、车内异味与空气净化:
可以语音启动「空气净化」
没专门拿设备去测甲醛,但作为一名老鼻炎可以说说感受。
我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非常敏感。七八年前买了一辆合资品牌的主流 B 级车。前半年,每次上车开半个小时,我都感觉头疼,不舒服。前两天朋友装修,屋子味道大,我一进去五分钟也头疼。
这次开的 G3,到手时里程三百公里左右。新车味道实事求是地说比较大。刚开始,我蛮担心会引发头疼。但 100 个小时下来,并没有出现头疼的情况。
有味道不头疼,除了用料之外,可能也与车辆本身搭载了空气净化系统有关,主要是 PM2.5 检测与净化、花粉过滤等等。否则,我一定头疼。
21、通风模式:
特别介绍下通风模式。这是我最喜欢的功能之一,也最能体现 G3 的本地适配。
我甚至怀疑,设计这一功能的工程师跟我一样,也有抽烟的习惯。这个模式是让四个车窗同时打开一条缝。可以点击手工操作,也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
在高速行车时,这是一大利器。不用担心车窗开得太大,又能够更快地更换车内空气。否则,抽烟后,车内空气质量一定红得发紫。
第三大类: 外形与内饰
22、外形:
有关 G3 的外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一种来自传统汽车工程师,他们会觉得很怪,尤其是对于车顶摄像头吐槽很多;第二种来自路人。我在进入小区大门、地下车库拍照、路边充电时,都吸引了路人靠近张望,并给出「好看」评价。
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腰线、鲨鱼鳍、光剑灯啥啥啥的,就谈感受:开着它出去,回头率很高!行了,就这样。至于特别突出,也没有的。
此外,对车顶摄像头多说两句。我选择顶配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车顶摄像头。至于之后它的稳定性、可用性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我钟意的是特殊性。
23、内饰:
这个级别的车,该有的都有了。
各种 USB 接口、Nappa 真皮座椅、四门电动车窗带一键升级、第二排空调可调、手机无线充电、按压式阅读灯、各种镀鉻件等等,你说还要啥?就我而言,这个价位这样的内饰,已经 OK 了。
话说,国产品牌大多比国外品牌在内饰上愿意花功夫。在智能电动汽车上,也一样。「又不是不能开」这句话,你懂的。
提个意见,手套箱可以适当增加点阻尼感。
24、后备箱空间:
图是临时补的,没拍好。后备箱空间其实挺大的,尤其是拉起隔板后,下面还有个大槽,可以放下两个小行李箱或者两个标准背包。对于家庭出游是足够的。另外,后备箱掀背式的开启方式,加上第二排座椅可以放倒,也非常适合去宜家购物。(吐个槽,宜家的物流费真得太贵了,而且很不灵活。)
第四大类: 智能体验
终于来到最钟意的智能体验环节。开头我就说过,G3 是一辆与非智能汽车区隔巨大的新时代汽车。而很多东西看账面数据是感受不到的。以下这些点,都是我认为具有极高实用性的功能点。
25、ACC:
这是在行车途中拍摄的 ACC 状态。G3 目前已经将它装在了量产车上。在广深往返以及在广州新光快速路上,我都会开启。整体感受不错,甚至某些地方比特斯拉家的要好。
以下四个方面是我满意的。
1、加减速更柔和,弯道跟随很线性,更像老司机;
2、安全距离比较适中,尤其在高速行驶时,没有出现失误情况;
3、启动方式简单,拨下 ACC 拨杆就可以。
4、可以识别前方左右三条车道的车辆。
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如下:
1、目前加减速都是 5 km 起,可以考虑短拨 1 公里,长拨 5 公里;
2、遇到路口要及时接管。这是自适应续航,不是自动驾驶。
3、小鹏家的美工或者说渲染不及格。可以识别前方、左右三条车道的车辆,也能实时做出反应,但渲染的车辆图形难看。
4、摩托车已经可以识别,建议增加相关图形,目前统一识别成轿车。
5、建议增加距离标识,也就是与前车距离用图形来表示,类似于 WIFI 信号强弱那种。
最后补充点。 G3 的 ACC 是可以在城市街道,甚至小区道路启用的。实测发现,即使时速低于 30 公里/小时、前方无车,也可以启动 ACC 。但启动后的最低时速是 30 公里/小时。
26、小P语音助手:
「你好小P」是小鹏的智能语音助手。过去 100 个小时,它成为我与 G3 的主要沟通方式。
强烈建议点开「Oneshot」,然后就可以说「你好小P,帮我播放道道道。」倩女幽魂的主题曲接着就会响起。
我本人说话比较快,然后会有点结巴和口音。但小 P 的识别还是很准。从通风开窗、导航听歌,再到开启空气净化、给人打电话,都没有问题。
100 小时后,我已经不想通过触碰方式去启动任何功能。「工作基本靠嘴」。
需要注意的是,小 P 对信号的信赖很大。如果在地下车库无信号,它就无能为力。
27、4G 信号:
G3 的 4G 信号很稳定,没有出现有信号但车辆却离线的情况。这也是我比较满意的一点。实在没有 4G 信号,G3 也没办法;但只要有信号,就能启动依托 4G 信号的云服务,譬如语音助手和导航实时路况。
28、自动泊车:
视频说明一切。自动泊车,我试过很多次。在地下车库的成功率目前是百分百。但在有障碍的侧方停车位,出现了主动退出的情况。总体上,没有出现撞车等意外情况。
29、召唤功能:
继续视频。这个功能在狭窄的商场停车位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30、车载导航:
小鹏 G3 的高德导航,是我用过最好用的车载导航。开 G3 ,已经完全不需要手机支架。
输入导航地址后,车载导航会进入探路模式,提供三条路线备选,而且交通信息是实时在线的。
很多细节做了特别的适配。譬如上面的屏幕内充电站。
建议将路线雷达开启。车机默认是关闭的。
默认关闭的原因,感觉是还在优化,以便将道路选择信息更好呈现在屏幕内。
31、续航预估:
将这一点单独提出来,是因为极限测试时它给了很大帮助。这个功能点,可能目前只有特斯拉与小鹏有。而且是准的。
注意看仪表盘,续航里程已经显示不出来了。说实话,当时挺担心虚电倒在最后两公里,全靠「到达后剩余20公里」来打气,结果也没让我失望。
32、冥想模式:
本来有个视频的,但微信一篇文章只能放三个视频。所以只能割爱了,大家可以在我们家后台输入「SP」,获取总计 6 个测试视频。
这个模式适用于午休。通过语音模式唤起后,主驾座椅会慢慢放倒,然后出现鸟鸣与空灵音乐,空调会相对进行调整。具体的,大家看看视频吧。
33、座椅调整:
G3 的座椅调整除了是全电动之外,还能根据身高、体重自动调节座椅高低与靠背角度。尝试后,我觉得调整得不错,蛮符合中国人或者说亚洲人的体型特点。
而且,每次调整后,G3 都会自动记忆座椅角度等数据。
34、迎宾模式: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功能。简单说,就是你下车时,主驾座椅会自动退后,方便下车;上车时,则会自动调整到你早前设定的位置。很人性化。
35、安全带预警:
G3 行驶在虎门大桥上
G3 的安全带是预紧式的,也就是上车系好安全带后,会拉紧一下适配体型。而这次试驾,我发现 G3 的安全带被用在车道偏离预警上。也就是说你如果压到旁边车道了,安全带会拉紧一下进行提醒。
这种提醒方式,比常见的方向盘抖动预警,其实更安全。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不要老是不打灯变道,否则多次预警后肩膀会疼。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绝不是因为胖。(对某厚颜无耻的早期车主说的。)
36、充电接口:
作为一台智能车,G3 上的 USB 接口很多。需要提醒的是,前排有电池标志的充电功率明显要大,尽量选择这个。你也可以备一个点烟器充电头,接入 12V 的接口来转换。这个功率也大。
37、远程监控:
看视频,请忽略胖手指。消息说,G3 会在五月份升级哨兵模式。很好奇这个模式到底会怎样?
目前的远程监控应该会进一步优化。目前在退出视频监控时,需要给出下降车顶摄像头的指令。如果能在退出时自动下降,体验会更好。
38、360全景与倒车影像:
G3 配置了 12 个超声波、5个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目前量产车上已经有 360 全景等功能。在倒车时提供实时影像。我多次操作,发现准确度很高、没有延迟,不足之处是周边车辆成像效果不佳。
39、近场开门自动启动:
你带着车钥匙,靠近 G3 一拉门把手,车门就会开。门拉开后,系统会立即自动启动。上车后,只需挂 D 档就可以开走了。这个体验,很像特斯拉。
但目前的这个版本,已经关闭了离开四米、车辆自动锁车的功能点。需要手工按锁车键,车辆才会自动熄火关窗关车门。
是的,就算你停车时打开了窗户也没关系,系统不仅会关闭动力系统,也会关闭所有窗户。
我不清楚离开四米自动关门熄火这个功能是否还会开放。但感觉强制要求手工按键锁车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复杂,也是一个自我确认的过程。车辆则会鸣笛闪光作为回应。相关视频,可以在后台输入 SP ,获取百度云盘地址。
附带说一句,跟特斯拉车友聊。他们还比较羡慕 G3 锁车时会自动关窗。但同时也说特斯拉不开放这个功能,是因为美国强制要求不得自动关窗。
40、倒后镜自动下翻:
G3 在倒车时,右侧后视镜会自动下翻,防止倒车时撞到马路牙子。
倒翻的后视镜在停稳后会自动上翻。但是,这个上翻回不到用户设定位置,而是回到 G3 的预设位置。我跟一些早期车主聊,他们说这是通病,小鹏的工程师已经知道了,计划下一次 OTA 时解决。
41、无缝导航:
具体怎么用就不展开了,G3 有——高德地图、微信、小鹏 App 三种位置分享方式。非常好用。尤其是有人通过微信分享地理位置时。
第五大类: 娱乐体验
42、中控屏:
看看指纹痕迹
G3 的车载中控屏是 15.6 英寸的悬浮触屏。屏幕的顺滑度不错,流畅度可以再优化。整体 UI 学习成本很低,我七岁的儿子不用教,点点点已经学会怎么操作调出抖音来。
一个对 UI 的期望是后续能通过 OTA 升级,支持分屏。G3 的摄像头清晰度不错,完全可以替代后视镜。但目前如果选择了摄像头,导航地图就会消失。15.6 英寸的屏幕够大了,完全可以一分为二。
一个提醒是,这块屏幕是指纹杀手。大家提车后,第一件事应该就是贴膜。
43、抖音和微视:
G3 后续大概率会支持 Appstore,目前也内置了不少车载娱乐在线内容。其中,我儿子最喜欢的是抖音。看完全没问题,但当我想登录操作时,却弹出需要系统升级才能发送手机验证码的消息,感觉像是抖音方面的问题。
想登录的原因,是想通过车顶摄像头拍一段视频上传抖音,算是一种新玩法。另外,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如果能够上传也是很好玩的。
44、卡拉OK:
「唱吧」针对小鹏做了专门适配,可惜没有话筒,没法尝试下卡拉OK。G3 官方有配件,我预订时已经下单了。回头给大家测试唱一段。
45、车载语音内容:
G3 自带语音内容非常丰富。我开车时一般都会打开。譬如华语流行音乐、热歌榜,以及两章玄幻小说「将夜」等等。
在南沙服务区,看到图一的音乐驿站。突然想说,G3 这类智能汽车的出现,会让这些在高速公路卖音乐 CD 的店很快倒闭吧。这就跟新媒体出现后,首先失业的是印刷厂工人一样。
技术变革浪潮下,改变突如其来又不可阻挡。
第六大类: 应急方式
这里说三个实用小贴士。
46、长按语音键十秒:
长按语音键十秒,可以重启语音助手。
47、重启中控屏:
重启大屏操作如图。
48、手动关机:
长按红色圈中位置,手动关闭全车系统,但不是全车断电,感觉是「关闭键」。重启车辆后,所有的个人信息都不会丢失。
这个应用场景是长时间待在车上等人。关闭系统可以节省能耗。
OTA相关
49、版本号:
本次试驾的这辆量产版 G3 系统版本号是 V1.1.5(测试版)、MCU版本号 1.1.5.6(测试版)。作为对比,我去年 12 月时记录的版本号如上面三张图,当时最新的版本号是 V 1.0.1,MCU版本号是 1.0.0.5。小鹏的迭代速度可以,虽然不是大版本更新,但小步快跑也很好。
50、再升级:
放张图,小鹏 G3 碳粉群车友们的分享。自己感受。小鹏才刚开始大规模交付。
结语:G3 是一辆智能汽车
何小鹏在此前有过多次「惊世骇俗」的发言。譬如:
「智能汽车才是下一个赛道」
「小鹏汽车自动泊车成功率达 70%,特斯拉只有 13%」
「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
「(关键是)将单点的有用和能用的功能和内容,提升到多点的好用和要用功能」
何小鹏
在较长时间体验 G3 后,我对何小鹏这些话有认同,并对于后续的 E28 车型充满期待。一些坊间传闻,会让人觉得 E28 的产品力会爆棚。
就 G3 而言,这是一辆与非智能汽车区隔巨大的新汽车。它有自己的不足,譬如续航里程在 2019年 已经不是最前排的。
而当「多点的好用和要用」出现在 G3 上时,我很好奇大家的选择是怎样?智能手机一天一充时,也曾被诺基亚、飞利浦等嘲笑过。
今天跟人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续航将不会是主要的竞争点。各家 2019 年推出的新车,续航都不会低。
但是,智能会是,会是主要区隔,会是核心的产品力。各家的智能能力,未来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
G3 计划下一步通过 OTA 升级「车道居中保持」、「弯道保持」等特性。能否也做到「好用和要用」?届时,我会带来另一次全面评测。
(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89147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