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上了某款车,然后我想挑一个配置,结果发现怎么选都不满意,我看上的几个版本连倒车影像和液晶仪表都没有,却偏偏配上了自动启停和全景天窗。说实话,我宁可拿后两项配置换前两项。
如果说全景天窗是投大部分车主所好,即便是低性价比的配置,也还能勉强接受;但自动启停在我看来就真的是鸡肋了,但你去看看德系、美系主流车型,几万块的车基本都做到标配了,反而是倒车影像、液晶仪表只有高配才有。
这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车企强推自动启停,换一套48v轻混系统它不香吗?
车企如此罔顾“民意”,与其说是排放法规逼的,倒不如说是车企自己耍小聪明。
大家知道,自动启停的作用是在车辆停止是自动关闭发动机,降低怠速油耗。而目前沿用的NEDC 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工况测油耗,一个循环周期共1180s,其中市区循环就有780s,占整个循环的66%,所以降低怠速油耗可以有效的降低整车综合油耗。
有大量实验数据表示:自动启停平均节油率在8%-15%左右,越拥堵怠速时间越长、排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同理,车企早期推的小排量三缸发动机,也是可以让NEDC油耗好看,因为小排量在市区低速工况效率更高更省油。
但实际上很多用过的人就发现,自动启停不省油,三缸也不省油。因为NEDC工况设定过于理想,与实际驾驶情况相去甚远,所以此法测出的油耗与真实油耗差距较大。小排量三缸和自动启停,其实就是车企应对NEDC油耗的作弊手段,到了WLTP标准下,其能发挥的作用就越来越小,一些车企开始抛弃三缸路线就是很好的证明。
而且三缸的坑基本被大多数车企用先进技术填平了,但自动启停的坑却一直在那。
比如抖动,目前大多数燃油车采用的是12v电气系统,只能用起动机把发动机转速提到300rpm左右,距离正常怠速的800rpm还有不小的距离,所以还需要用浓混合气强行把转速拉到800rpm,这个过程就有点像手动挡车低速高档位的‘拖档’,发动机抖动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浓混合气即增加了油耗又因燃烧不充分导致喷油嘴积炭严重,后期发动机无力。
还有一种概率不大但风险很大的情况:大多数启停逻辑简单,不该停的时候却停了,如果你正好在积水路段要停一下,刚好积水没过了进气口,此时发动机一停一启,很可能就废了,而保险也不会赔。
此外,表面上告诉你自动启停给你省油了,实际上却不会帮你省钱。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以大部分车型0.5元/公里平均行驶成本算,理想情况下自动启停省油率10%,也就是说每公里能省5分钱的油。但一辆带启停和不带启停的车型差价大约在7000元,那么你至少要跑14万公里才能省回这笔钱。
这还没完,普通不带自动启停功能的电瓶,400元左右就可以买一个,设计寿命3-5年。而启停版的蓄电池电池,正规原装的一般要2000元左右,最差的也要1000元,设计寿命2-4年。14万公里你至少要换一次电瓶,意味着你还要至少再跑1.2万公里才有可能省下多掏的电池成本。
也就是说为了购买一套自动启停系统,你至少要跑15.2万公里才能省回成本,关键是它也没有带给你更好的体验,这期间你还要忍受抖动、熄火等各种不愉快,典型的花钱买罪受。
唯一的慰藉就是你为环保做贡献了。
可能你要说,我有什么办法呢,自动启停的装机率比三缸大多了,如果说不想要三缸还有很多选择,但如果不要自动启停可选的车型就真的不多了。
好消息是随着WLTP标准的逐渐启用,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开始放弃自动启停转头48v轻混技术路线了。
在我看来,48v系统将是替代自动启停的完美方案。
首先解决了抖动问题,48V因为电压相对较高,可以很轻松的搭配大功率的BSG起发电一体机。功率够大,也就可以轻松把发动机推到800rpm正常怠速,避开发动机启动瞬间的费油和抖动。
同时,48v电池可以带动更多大功率的设备,比如空调电动压缩机,即使有启停存在,发动机熄火了空调也照样可以制冷,意味着空调仅依靠电池可以独立运转更长时间。
而且48v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省油效果比自动启停更好,因为48v BSG启发电一体电机可以从发动机怠速、车辆滑行、减速等工况回收能量,例如吉利博瑞和博瑞MHEV(即48v轻混)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分别为7.8L/5.8L,节油率高达15%。
此外,现在的48v BSG电机还可以提升车辆动力体验,例如吉利博瑞MHEV的BSG电机可以为发动机提供额外50Nm的扭矩。据说博世还在研究仅靠48v BSG电机实现车辆低速纯电行驶,将进一步提升48v轻混车型的低速体验和综合油耗表现。
当然,48v轻混系统目前也有缺点,例如救援困难(48V电池万一没电了,基本上没有搭电装置可以用),相应零配件供应不够完善,维修不方便。不过随着48v技术应用普及,这些都将不算是硬伤。
所以,现阶段要买车还是建议大家关注48v车型,它必然是未来的主流趋势,至于自动启停,能不选就不选吧。如果买了也没关系,不使用记得关掉。如果原车没有自带“启停“开关也没关系,某宝上有控制模块,你去找找。
来源:Autolab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carnews/xinche/113132
以上内容转载自Autolab,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