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大战不是流量入口大战而是资源大战,2017年底到2018年初,对于共享出行和分时租赁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大量的并购案、投资案在频繁发生,第一次滴滴、快滴,第二次摩拜、小黄车,第三次就是分时租赁的大战。“12月15日 下午,在由第一电动网主办的第八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8)汽车共享分论坛上,易微行CEO杨洋在演讲中如是表示。
汽车行业原来以制造商为核心,但未来核心不再是资产、不再是工具,核心是服务,而服务大部分不再制造商手里掌握。最终这一些做品牌、做服务的他们才会离核心越来越近。
杨洋认为,分时租赁出不了滴滴和摩拜,因为滴滴和摩拜是以平台为中心,所有都被平台吸收,而分时租赁是以落地的地方为中心,平台只是给它提高运营效率、帮助它优化运营的一个工具而已。平台是可替代的,落地资源才是不可替代的。
分时租赁真正的高速发展并不是依靠互联网+,它依靠金融+,只有金融工具用到分时租赁这一个平台上才能够真正让这行业发展起来。 谁手里掌握着落地的核心资源,谁手里掌握着金融工具,谁才能在将来的大战中胜出。
以下为易微行CEO杨洋演讲全文(略有删减)
从宏观发展趋势来讲,分时租赁在中国变的炙手可热,大家都认为是巨量市场。其实从简单的基础数据来看,中国有驾照3.6个亿,但是获得号牌越来越严格。中国有一个很庞大的基数就是智能手机用户的高达7.7亿人,是全世界对网络支付有能力和接受程度最高的用户,这个我们要感谢阿里、感谢马云。第二,这一部分用户对于共享出行接受度很高,我们要感谢滴滴,正是这一些基础用户人群变成非常大的人群,导致中国的短租一定是蓝海市场。
但是我们看到市场,这50多万辆超过80%是被企事业长租走的,导致在国外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在中国不存在就是短租的市场。但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短租出行是老百姓的日常出行选择的一项。因为我们传统租赁行业发展以非常落后的方式发展,就是基于门店经营,在中国获得一辆车我要到门店签合同、交押金取钥匙,没有一个小时搞不定一辆车。另外大家发现中国租一辆车很贵,门店及人员的管理成本都在这上面。所以我们通过新的技术、新的服务方式,去门店化最终将激活中国巨量的短租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更多的短租行业或者新兴的互联网都在做分时租赁原因,因为它才是未来蓝海巨量的出行市场。
看美国案例有很长的时间才发展起来,但中国三到五年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中国老百姓对于网络的租车和用车意识非常强。但是未来三到五年一个重要的事情不以人的意志在发生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但凡有人的服务都会走向高端细分领域,不管是出租也好、专车也好。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打专车价格变的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承受,因为劳动力成本在这里面是很重要的一块。 随着有人的服务走向高端细分领域的时候,自主的无人的才会逐步进入到这市场里面成为主要的一个出行方式。未来3到5年,因为拥堵等原因,私家车不是上班通行,而是周末的交友工具。那个时候共享车才会成为你重要的出行选择。
另外中国很关键的就是政府推手,中国新能源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每一家主机厂自己规划的产能粗略统计已经突破400万辆,只有让这里面很大一部分产能变成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变成共享汽车分时租赁汽车,它才能够消化掉。
整个市场格局也非常简单,原来以制造商为核心,但未来核心不再是资产、不再是工具,核心是服务,而服务大部分不再制造商手里掌握。最终这一些做品牌、做服务的他们才会离核心越来越近。所以我们未来面临的就是老百姓对于车这个资产的消费意识的转变。过去我们花了钱买的是这工具,这个工具的使用权。未来90后00后成为这社会消费主体的时候他们不会为一个贬值的资产去投入过多的资金。他们购买的是什么?他们购买的是这工具上承载的服务,我为这服务去买单。
后面是我们企业的一些行业观察,因为我们在中国做分时租赁几乎是最早的一批顶层服务商到现在已经做了三年,全国我们已经服务三百多家客户。大家看到这一些曲线非常有意思,是我们全国各地用户发展的曲线,我们发现这一些曲线的走势大体上都呈现了三步曲的规律,它也恰恰反应了中国分时租赁的现状,第一步我在一个城市建立了一个试点,它会投入十辆、二十辆测试这一个点,所以规模会比较小它对一个点经验积累成熟了以后会把一个点变成几个点形成一个面,就会进入一个小的增量期,对一个面经验积累就需要快速的扩展,甚至跨城的复制,就会进入第三个增量期,所以导致一个什么情况,中国做分时租赁企业非常多,尤其是2017年猛增400多家,但是中国分时租赁有效一共5万多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早期在测试的这一些企业逐步进入到成熟期的时候,中国的短租市场一定会被引爆。
这些客户里面他们为什么能迅速发展壮大企业,甚至有的企业一年半连续融资四轮估值迅速拉高,是因为他们一个点扩充量把运营数据、财务数据马上获得资本的支持,迅速扩大规模,变成一个可复制、可评估、并且可预测的标的时候,大量的资本就会看好这标的,帮助它迅速壮大发展起来。
有一些人都来问,2014、2015年、2016年都瞄准北上广,为什么现在做北上广少,其实在中国分时租赁早期北上广很难做就不应该做一线城市。为什么不应该做一线城市,因为你在一线城市做运营资源稀缺、停车位紧张、交通压力大劳动力成本高,意味着你在一线分时租赁规模不可控、风险不可控,你在这样的城市撒两千台车见不着,但是二三线城市两千台效果就很好。我们的效果最好是三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这一些具备什么特征?这一些城市GDP比较高、汽车保有量比较低,第三很多基础建设是过剩的,交通压力不大,获取停车资源好获取。
我们以福建为例,不足一千万的机动车,超过85%的停车位不要钱,当地的劳动力运维一个月开1500块钱到3000块钱。而关键这个城市的GDP不低,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其实并不比北京和上海差,其实这城市的运营反而数据上会表现的非常漂亮。
我们三百多家客户里面都是哪一些玩家构成呢?其实基本上也代表了中国现在分时租赁的玩家构成。整车厂24%、传统租赁公司13%,地方政府的PP项目一共是做了6个,在中国有很多二三线城市它的分时租赁是和当地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紧密结合在一起由地方政府立项,像这样的城市基本上别人是滴水泼不进去,因为他们把这城市所有的有效的稀缺核心资源都占完了,还有就是政府用于公车改革占了14.4%。
很多投资人也会问我,大战到之后是不是变成几个寡头一统江湖,我说分时租赁出不了滴滴和摩拜,为什么?因为滴滴和摩拜是以平台为中心,你们所有的都被平台吸收,分时租赁是以落地的地方为中心,你平台只是给它提高运营效率、帮助它优化运营的一个工具而已。平台是可替代的,落地资源才是不可替代的。而分时租赁真正的高速发展并不是依靠互联网+、互联网+真是一个敲门砖,它依靠的金融+,只有金融工具用到分时租赁这一个平台上才能够真正让这行业发展起来。 谁手里掌握着落地的核心资源,谁手里掌握着金融工具,谁才能在将来的大战中胜出。
行业的一些痛点包括重资产、重运营、从0到1很难,其实我们认为这一个行业是轻资产、重运营的,重资产重运营其实是非常痛苦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也不建议大家以重资产重运营的方式,因为汽车毕竟不是自行车。
也可以城市多种运营模式提升用户体验,不要自己设定一个运营模式以后从头走到尾,我们建议一个城市大家多设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不同逻辑的模式来提高用户体验,并不说一个城市我必须使用一个业务逻辑。这个在一些大城市也不一定行得通,还有就是安全,包括订单前的风控订单中的风控订单后的风控,这一些我们认为也是关注安全是很重要,因为分时租赁大家不会关注安全大家关注系统好不用用户体验好不好,但是随着你的车规模越来越大以后,安全是大家第一需求,因为整车辆不仅涉及到资产安全、人身安全还有社会公共交通安全。比如说北京5分钟就能租一辆车开这个车去天安门怎么办?这安全事件一起对企业都是致命的打击。
我们易微行是分时租赁专业的技术分物商、提供系统平台和设备,目前在国内我们服务了已经超过了390家企业横跨了70个城市。我们的整个所有的车辆已经经过了数百万次三年业务的验证,也希望在后面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继续分享和交流,谢谢。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杜俊仪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59831
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违反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1700118019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